妈妈少时,和家中的六位兄弟两位姐妹常常到教堂学要理,信仰的种子深深埋在她的心中。妈妈对信仰的付出伴随在她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生育七个孩子的她时时刻刻不忘对儿女们的信仰培育。
1980年教堂开放以来,便迫不及待地传教于冀县、衡水,枣强等地。一辆脚踏车,不顾风霜雪雨,为饥渴的教友送去精神食粮。在1990年主教为了教会的发展和自养,开始着手筹建冀县锡禄眼科联合诊所。
每个主日,教友们在教堂内迎来一场知识与信仰的盛宴。在弥撒开始前,组织要理问答的互动学习,将教理融入到信仰的日常实践中。这一独特的学习机会为教友们创造了一个共同学习的平台,并且普及到所有人。
为能更好地体现出这本书的价值所在,我专门到邯郸大名焦老师的工作单位与其详谈,至今依然记得那次我们在大名老县城东门里的饭馆里吃了顿饭,算是为这本书庆贺,两个不善于喝酒的人喝了一瓶啤酒,微醺着,在晚霞的映衬下走回了焦老师的单位
坐在我对面的一位男子,看来是老顾客,边吃边说道。小镇的人热情、好客。看到我不解的目光,与我同在一桌吃早点的阿姨,热心的和我叙述起来:旺旺是一个流浪乞丐,没家没业。晚上夜宿医院走廊里。
有的老教友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分享前几个星期就开始查找资料、翻阅圣经,十分认真地准备。
这些神父中,其中有4位老神父荣退休养;15位神父在佘山修院神哲学部和泰来桥分院文学部教书,6位神父(全职或半职)在光启社服务;而其余大部分的神父都在福传的第一线为上海教区约14万教友服务。
1982年王允璞神父和3位老妹妹重返教堂,1986年在王神父和老妹妹的支持下,当时保定教区的教区长征得保定地区行署批准,恢复了安国德来小妹妹会。
于是我们出来另寻教堂参与弥撒。意大利不愧为天主教国家,教堂林立,穿过街道便寻得一座。进门一望我俩不禁惊讶:这里原来还有一座如此精美精致的小教堂!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教堂举行婚礼的人越来越多。而去教堂举行婚礼的人不仅仅为追求时尚,他们更希望得到一份来自天上的祝福。辽宁沈阳南堂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有42对新人在教堂领受婚姻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