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选读:路加福音12:49-53亲爱的兄弟姊妹,主内平安!今天的福音听起来,似乎不太“温柔”:“你们以为我来是要给地上送和平吗?不,是要来送分裂!”我们常说耶稣是“和平之王”
其中「路环乡情.思古寻幽」路线,行经建于一九二八年的圣方济各堂。 该堂其中一个特色是糅合了不少中式元素,堂内更有幅穿着中式传统服饰的圣母画像。
太古楼已于一九七七年清拆重建,现址为薄扶林花园。前教友村太古楼村民于教友年分享昔日牧者对他们的培育,事实上他们亦传承了传教士的传教精神。
年幼时,随父亲侨居在英国。长大后,自愿放弃安逸舒适的生活,随军到前线率领一班护士去做救护伤员的工作。当时医护用品奇缺,卫生极差,而且那里的医生对她还抱有敌视态度。但她抱着崇高的理想,战胜了一切困难。
事实上,在近四百年的大学教育经验中,耶稣会早已发展出一套完备的教育理念。耶稣会已为筹备中的大学成立班子,在香港这商业挂帅的城市提出文理教育。他们已向政府申请使用粉岭皇后山地皮建校,现仍等候当局决定。
教宗10月4日完成洛雷托朝圣访问,将信德年与世界主教会议托付给圣母。弥撒中教宗强调:与天主同在,人就不会缺少希望的方向。
1970年教宗保禄六世主导的礼仪年改革,将这节日移到常年期最后一个主日,也是礼仪年最后的主日,并将基督君王节的名称改为基督普世君王节,因为它不仅是礼仪年的结束,它更是普世人类在尘世旅途最终目标的象征。
11月是圣教会礼仪年的最后一个月,将临期第一主日就是教会新的礼仪年了。在这一年将尽的最后一个月里,我们教会周到地安排了三个总结性、归纳性的节日:诸圣节、追思亡者和耶稣基督普世君王节。
这次教宗讲话的内容包括接近尾声的圣体年,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圣体的朝拜,世界主教会议,世界青年日,主日的重要,以及美国新奥尔良一周前所遇到的飓风天灾和伊拉克巴格达在上星期所发生的人祸惨剧。
天主降生一千八百六十一年,大清咸丰十一年夏,法籍神父郎怀仁主教从献县张庄启程,顺驿路北上,来到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