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祈祷浅析
2018-02-06

时常、不断的祈祷是指在专门抽出时间作个人或集体祈祷外,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存想天主,每做一件事心中有天主。不停留在一个有罪的思想上,经常自省痛悔。留心听从天主的声音,时刻准备着去实行他的意旨。

圣座四旬期第三场避静默想:发现并诠释对天主的渴求
2018-02-24

「过去几个世纪的神学长期讨论启蒙主义所提出的问题,以及倾向於讨论浪漫主义所提之事,诸如集体和个人的身分、主体的浮现等等。

陕西: 门徒班学员年度避静与培训卓有功效
2018-03-02

本次避静特邀陕西神哲学院灵修导师马灵佑神父带领,三日全天候守静默,每天两次讲道,除个别一一谈心辅导外,特别在个人朝拜圣体与省察中,人人办了总告解,每日午前集体颂念玫瑰经、早晨六点三十分起床后即晨祷,每晚与本堂教友公拜苦路

教宗:若教会把天主居所作为市场,非常差劲
2018-03-06

这种耶稣的教导始终是相关的,不仅对教会团体,而且为个人、为公民小区和社会都是如此,特别是当它利用天主自己和崇拜祂,或对人的服务,祂的肖象。因此,耶稣使用了当时『强烈的方式』,唤醒我们这种致命的危险。」

教宗访问圣艾智德团体:跨越边界和围墙而重新凝聚
2018-03-13

教宗方济各感谢广场上人们的慷慨,称赞他们说,你们的心总是向每个人敞开,不按照个人喜好将人加以区分。教宗祝愿众人家庭幸福、梦想成真。在越台伯河圣母大殿内举行的会晤首先从圣道礼仪开始。

教宗府讲道神师四旬期第三场默想:人在谦卑低下时接近真理
2018-03-18

坎塔拉梅萨神父最後总结道,谦卑不仅对个人的成圣之路至关重要,也对团体生活的顺利运作、对教会的建设」裨益良多。

北京大学刘继同教授发表演讲
2006-07-11

服务的理念:个人救赎,还是社会福音?服务的前景:谨慎乐观,还是战略机遇?服务的地位:工具手段,还是最终目的?  

北京: 台北南怀仁研究中心以及鲁汶中国书院的活动
2018-06-12

比利时大使马文克(MarcVinck)和比利时驻北京大使馆成员对这次朝圣主动表示了赞同并以个人的方式亲自参与了一部分的活动。朝圣活动结束时,大使在北京大使馆欢迎代表团。

圣座“海洋主日”文告:保证为海员提供精神和物质支持
2018-07-10

该情况在非法捕鱼业的推波助澜下,耗尽了许多沿海国家的天然海洋资源,在该国造成极端贫困,很容易使个人变得不择手段,将绝望和失业的渔民变成海盗。

教宗三钟经:许多领了洗的人,活得仿佛天主不存在一样
2018-07-10

耶稣带来思维上的彻底改变,这敦促祂昨日和今日的门徒们在个人及团体生活中加以验证。教宗表示,直到今天都有许多偏见妨碍人们理解事实。天主与我们相遇的形式其实往往不同于我们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