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们愿意拿出那陶醉在虚幻尘世欢乐中的一点心思,我们可能就不会在信仰生活中变得落魄不堪。
回顾我们的现实生活,人们的生活观、文化潮流、思想倾向、生活追求,无一不成为我们完成传教使命的绊脚石。更有甚者,在教会内也遭受到这些东西的侵袭。
如果一个内修的基督信徒,长时间独自在静默与默观中生活,对于这种诱惑感觉就会尤为深刻。
接着,大会文件指出堂区在福传工作上不可推卸的责任,谈到奉献生活、司铎和修道人士持续培育的重要性,同时也邀请平信徒在与教会共融中宣讲福音。文中特别关注青年人的成长,他们是人类和教会的现时与未来。
有人形象地比喻说,人的生命从出生就是一条迈向死亡的路程,这句话看起来很悲伤,毕竟生活的终点不是走向死亡,可是生命中的死亡却成了一个难以跨越的关卡。
41.母亲的付出往往不是为自己过上好日子,而是希望孩子能够过上安逸的生活。不要只求自己付出,自己得到。你的付出,能够让他人有所得到时,你才真正的拥有了收获。
写微博的时候,也注重于反省一个活信德的生活。信德年结束了,有一个问号在我心中:信德年,除了口号,我还有什么?
生活从原来的忙忙碌碌,变得悠闲无聊。从此生命失去了支点,仿佛这个世界把我抛弃,我终日活在对往日的追忆中,对生活失去信心。我开始变得消沉、迷惘、不愿出门、不愿和别人说话,终日将自己封闭在家中。
这份关系越是生活出来,加以深化和丰富起来的话,那么人就越能实现他的真正人格。让我们以亚巴郎为例子。
在叙述这神迹后,耶稣宣告,“我是生命的食粮;”(若6:33,48)“谁若吃了这食粮,必要生活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