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勒乃人西满在救恩史中的角色基勒乃人西满迫于无奈分担耶稣的苦难时,是否对耶稣心生怜悯?为了回答这问题,教宗表示,我们必须了解他的内心。
弥撒纪念的是基督的苦难、死亡与复活,但藉着劳工与企业家的禧年活动,也愿意是一次感恩的庆典。我强调今日企业家和劳工的一些基本意义。我冒昧地说,企业家是一种召叫。
因此,教宗期勉众人,要注视那些每日沉陷于人生苦难与困境的人,对他人怀有怜悯的心。“无论他是谁”,不管他是否“和我们是同一个圈子里的人,是否拥有同一思想、同一国籍或同一信仰”,他们都是我们的“近人”。
但谦卑的康熙皇帝,越过一切障碍最终接受了这位马槽中的救主。耶稣的受死 圣经中记载耶稣死时的独特的天文现象是这一事件的标记: 这时,大约已是第六时辰,遍地都昏黑了,直到第九时辰,太阳失去了光。
他是世界唯一的救主,我们知道教会是圣的,可是她的怀抱中却有罪人,需要洁炼,必须不断实行补赎,致力更新。教会由于主复活的德能而得到鼓励,希望以坚忍和爱德来克服内外的困难。
因为我们的救主耶稣和祂的母亲在世时也曾遭受过各种考验和磨难。其次,玫瑰经是帮助我们保守信仰的方法之一,孕育我们的信仰,使它免受危险。
两千多年前的一位犹太女子玛利亚也喜乐地欢呼:“我的灵魂颂扬上主,我的心神欢跃于天主、我的救主”(路1:46-54)。
导言在这普天同庆救主降临之际,我们向所有的兄弟姊妹献上最真诚地问候和最美好地祝福——主恩满渥!圣爱相伴!喜乐永随!幸福常在!
救主耶稣也是以山洞为房,以马槽为摇篮,甚至连枕头的地方也没有,不是依然完成了他空前绝后震古烁今的伟大救赎工程么?当然,若想具有如此崇高境界,必先具有同样崇高的心态,这对视房若命的凡夫俗子谈何容易?
本笃十六世强调若望保禄二世颁布通谕的重要性,他首先称《人类救主》通谕是沃依蒂瓦教宗对基督信仰作的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