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使徒热诚的系列教理讲授中——我们正在讲述这点——我们正在与曾经的某时某地的男女名流模范相遇,他/她们为福音而奉献生命。我们今天要到大洋洲——很远,是吗?——一个由许多大大小小岛屿构成的大陆。
在若望福音的第一章中,作者特别记述了他与耶稣相遇的故事:当时他还是施洗若翰的门徒,一天他和安德肋在一起,主耶稣走过,约翰便说,“看哪!天主的羔羊。”结果他们就跟随了主。
耶稣愿意加入成为我们谈话中的一员,我们的回应则是邀请耶稣同住,进行更多的交谈,使我能过着与复活的主相遇的生活。
宣认那真实的信仰,能敞开我们的心灵,去接受天主那透澈人生的无穷奥秘。面对今日人们日益自满的诱惑,拒绝接受天主为人所定的奥秘计划,我们又能说什么呢?父的爱在基督身上启示出来,向我们呼唤。
这是一个用人们的理性无法解释清楚的真实事件。难道对孩子的爱,能让一个母亲爆发出如此巨大的力量?老年的母亲这个故事发生在小时候我的家里。
教宗表示,当然,这并不是完全的悔改,完全的悔改是与耶稣基督相遇。可是,我们与耶稣基督同在的标记是这样的:照顾弟兄,照顾那些最贫穷的人、病患,一如上主教导我们的,如玛窦福音第25章所记载的。
替基督背十字架的基勒乃人西满,今日叫我们与他人相遇、提供援助、缔造友爱,并且在每个人身上发现天主。
圣经告诉我们:耶稣复活后,多默宗徒要求触摸耶稣的伤痕才肯相信;玛利亚玛达肋纳直到耶稣呼唤她的名字才认出那是耶稣;厄玛乌的两位门徒与耶稣相遇,让这位神秘的旅行者一路陪同他们。
他此行是带领旅途中的天主子民与基督相遇。 的确,人总是不断地寻找自己的根源,这是人永不满足的欲望,基督信徒也如此。早在中世纪,前往圣雅各伯墓前,到罗马和耶路撒冷朝圣的信友已络绎不绝。
耶稣让我们看到,我们是不是如同好工人那般工作,或者我们有点像雇员那样;我们是否做顺畅、慷慨的渠道,使祂的爱、祂的恩宠畅通无阻地穿过这渠道,还是将我们自己置于中心,与其做渠道,反而成为无助于与上主、福音的光和力量相遇的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