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遇到失败和障碍,我们所散播善的种子却正在默默成长,没有什么可以使我们与最终的目标分离:我们与基督的相遇,以及一直在兄弟情谊中生活的喜乐,直到永远。
阅读您的著作,我们懂得了解他人、对话、相遇能产生巨大的改变。这是否也适用于当前这个复杂的历史时刻?当然也适用。
其实二者均试图回答“人类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的根本问题——圣经通过“神人相遇”的戏剧性叙事给出答案,中国传统文化则通过“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感悟传递出一种智慧。
这是一种特殊的“明辨之恩”,使她直觉地把握了信仰的核心是位格性的相遇与聆听。她以珍贵香膏敷抹耶稣的举动(若12:1-8),被耶稣解读为“是为我安葬之事而作的”。
如果说基督信仰的基础是与一个事件,与一个为生命打开新视野,并从而为生命指出决定性方向的人的相遇(《指引》前言),那么,当我们不认识他的时候,我们就会与他失之交臂。
1994年,张培灵与孙连群在教堂相遇了。那时候孙连群及全家都是教外人,孙连群的一位教友同事曾经领他来教堂参与过弥撒。1994年6月,孙连群的二姐因病突然离世。
那要集中和归向的中心是人的精神和圣神相遇的地方。所以归心祈祷就是通过去除内感官,在祈祷者的中心与天主相遇。而那用来让祈祷者走向自己中心的方法,是缓慢地重复某些词句。
按照李平晔的分析,八十年代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国门打开了,当人们走出国门和西方相遇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都大大地落后于西方。
说:“同时性”指两个人在同一夜晚有完全相同或十分相似的梦;“相互性”则指做梦者有共同的经验——“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同一晚上相遇而且合演出同一景象。
基督徒的开始,不是做一个伦理的决定、或者一个伟大的观点,而是与一个事件的相遇,是与一位的相遇,这会使生命有一个新的起点,因而有一个决定性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