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改进学制,完善修生培育计划。建院23年来,河北修院已有12个毕业班,共培养修生450位,其中晋铎330位,晋牧3位,他们在各自的教区勇担福传重任,拓展基督的神国。
他曾说:「生有时,死有日。」但相反的,为你却是,「死有时,生有日。」同一行动,达到两个目的,你的死亡同时是你的诞生。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真切的想法,却让她有幸逃过生命中的一劫。
靠天主眷顾,1985年秋,我考上大学,户口迁离了那个我已生活了20个年头的渔村,脱离了“渔夫”的社会角色。我离开老家已近40年,但那个“渔夫”的情结,却永远萦绕在我的心头:我究竟是谁?
这里环境静谧,是立志脱俗的修生们学习深造的好地方。修院成立于1983年,当时条件很差,而百废待兴的中国教会“庄稼多工人少”,亟需培养年青神职人员。
一个从小生长在大都市,曾留学国外,不到30岁的年轻神父竟然走进了偏远贫困的山区,家家户户,村村落落都留下了他的牧灵足迹,用自己的青春描绘着修道蓝图,实践着主交托给的使命。
这位英雄的母亲和她的七个儿子生活在安提约古迫害犹太教的时代,母子八人一同被捕,她在一日之内亲见七个儿子死去,还能欣然忍受,因为她全心寄望于上主。
接下来亚巴郎开始思考继承人的问题,上主不是说“亲生的做继承人吗”,撒辣依也七十好几了,这么多年也生不了,得想办法吧,撒辣依就对亚巴郎说:"请看,上主既使我不能生育,你可去亲近我的婢女,或许我能由她得到孩子
然而,“传福音”,看似保持了两千年前的“福音的纯正性”,但却缺失了福音在历史中的“延续性”,更缺少了在今天的“生活性”。
107岁的修女贝洛蒂生活了半个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见证了历史的千变万化。她把所有人类的提高归结与天主。 修女贝洛蒂在16岁时蒙天主召叫,22岁进入修院。从此,她确信基督对她的召叫是永恒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