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我想到依然在血洗地球多个地区的冲突,想到家庭和团体内的不和。多少家庭、团体,甚至在堂区内也存在着战争!我也想到我们的城市和国家中不同文化、种族和宗教派别之间的矛盾。
对此,基督徒的观念和经济体制发生了冲突:基督徒的观念认为人人享有土地财富,而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体制则使许多人无法享有他们应享的权利。教宗极力谴责这种经济体制。
德阿维兹枢机指出:「在一个冲突四起、不同文化难以共处、最弱小者饱受欺压、不平等比比皆是的社会中,我们必须透过承认每个人的尊严和分享各自的天赋,提供具体的团体生活模式,让人能活出友爱互动。」
十几年的民族分裂与冲突之後,终於爆发了巴尔干战争,导致南斯拉夫国土分裂。在波黑交战的主要民族是波斯尼亚穆斯林、塞族和克族。当时,萨拉热窝被波斯尼亚塞族军队包围了4年。
一个只顾自己的兴趣,专注于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的人,是个人主义者,是极度自私的人,会因为不理会他人感受而叫他人生厌;结果必引发冲突,带来不愉快,使人心分离,使教会不能合一。
在历史上一度发生过入华耶稣会神父与其他修会之间的冲突。其实,礼仪之争的问题,出发点根本不在于中国礼仪本身,而是如何呈现耶稣基督的十字架的问题。因此,观察礼仪之争的切入点在于基督论应该如何被宣讲。
不要忘记圣父在叙利亚冲突的18个月中曾15次提到叙利亚,并多次借机会呼吁叙利亚和平、对话和国家团结。因此圣父也十分关心叙利亚,我相信他将为叙利亚留下一个特别的讯息。
弥撒读经和教宗讲道的中心,依然是撒乌耳王与达味之间的冲突。教宗说,达味原本有机会杀死撒乌耳,但是他选择了另一条路:他走近撒乌耳,向他阐明立场,作了解释。他选择了缔造和平的对话之路。
当前的文化危机带来悲惨的後果,例如人内在的分裂,政治和文化上的冲突。在俄国革命初期,权力的非法化,空虚,人代替天主和人本身盛行一时,它们所导致的後果今天我们依然看得到。
宗座东方学院创校之初曾发生「学术和牧灵之争」,如今这冲突已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