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那些认为天主在我们的经验世界中行动的人们主要在心灵和良心中寻找天主,而把自然现象留给科学家处理。一点不假:新的科学方法甚至已开始为人类理智和情感找到解释。
教宗也提到教会的成长和教宗的牧灵职责说:“时代已经改变,今天,基督门徒大家庭已经散布在各大洲,直到天涯海角,他们说的是世界各种语言,分属于各种不同的文化民族,他们都加入了教会。
耶稣面对苦难时,并非听由命运的摆布,而是忠信于一条自由且谨慎接纳并遵循的道路。这就是安慰我们的东西:明知他生命的礼物源于有意识的抉择,而非一时的冲动。
教宗鼓励他们为主的苦难勇敢地作见证,同时也怀着喜悦和希望为祂的复活作见证。
他说:「在你们与当地人民一同经历的苦难中,你们体验到耶稣圣体的力量,在信德和望德中团结合一、向前迈进的力量。在每天的弥撒中,我们与你们同在,我们为你们祈祷,献上基督的祭献。
教宗在祈祷词中将我们的苦难、诸多仇恨与流血的道路,之前无数和现在的新贫困,尤其是我们的罪托付於圣母。教宗指出,玫瑰经是和平与宽恕的武器。
这一天是圣母领报庆节,这瞻礼日因耶稣苦难严斋期而延后。在进修会的前夕,我与全家人最后一次共进晚餐。唉!生离死别的凄凉痛苦,真足以令人肠断心碎啊!我毅然遁世离俗修道,本来是希望被人们遗忘!
这便意味着饥饿、苦难,眼看着一年的辛勤劳动和血汗化为乌有。教会启动全部的机构和资源援助难民,各教区明爱都已经行动起来帮助处于冲突地区的密支那教区明爱的援助难民工作。
这些也都回应了教宗方济各日前在弥撒讲道中呼吁的:「走出去,就是要走到有苦难、有流血、有渴望看见的盲目地方、有受许多恶霸管制的囚犯生活的地方。」
伯多禄所受的试探也是一样,他起初并不接受耶稣要受的苦难。这是没有十字架的基督信仰的诱惑。可是没有十字架的基督信仰就是走半途的基督信徒,走半途的教会,不愿意前往天父所愿意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