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爆炸的创世起点,到量子世界的诡谲莫测;从DNA螺旋的生命密码,到人类意识的难解之谜,到目前AI技术信息的出现,科学的前沿本身就充满了令人惊叹的“神迹”。
好像有一个起点,又有一个终点。然而非常希奇,那些宗徒跟随耶稣一段时间,到主从死里复活时,又说“你跟随我罢!”由此可见,这条道路乃是循环的。似乎是终点,结果却是另一个起点。
宗2:1-11;格前12:3-13;若20:19-23圣神降临是天主新的临在,是基督徒教会团体的生日,也是整个万有新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起点。
二、伦理取向:从“选民责任”到“修齐治平”——群体本位的道德实践圣经与中国传统文化均高度重视伦理秩序,但伦理建构的逻辑起点与实践路径各具特色。在圣经传统中,伦理的核心是“选民的圣约责任”。
所有这些传统同源于有血有肉的人类世界伊始,围绕着他们彼此身体上和感情上的互动,以对反省生命的“美善”为起点。它们遥远的历史渊源便可有力地证明这一点。
它们虽然在起点、方法和对象上有所不同,却最终指向同一个真理的源头——天主。它们的关系是“互异”而又“辅助”的。
站在2015年的起点上回首2014,更令人鼓舞和欣喜的是这一年来,中梵关系再次走出低谷,渐获改善。
因此,相遇的起点不能是认为他人有错。相反地,寻求公益要从我们的差异出发,总是给新的选择保留机会。这就是说,要寻求新事物。同时,对话不是讨价还价,因为唯有凭着强烈的身份认同才能对话。
依我看,今天在欧洲的真正革命正是从如何对待罗姆人儿童为起点:显然,为这个族群最先和最重要的融入形式就是让他们的子女去学校,让这些孩子学习,接受学校教育。这样做会令他们有前途!
教宗说:与基督相遇﹐会「使生命有一个新的起点﹐因而有一个决定性的指引」。(《天主是爱》通谕﹐1)「在祂内﹐你们会找到在生命中继续前行、克服困难与悲伤的力量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