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对于这样一个事件来说,我们之所以纪念这样一个惨案,究竟这个惨案的始作俑者,或者说制造者是谁?刚才说是不是日本正规军队,是散兵游勇,是满洲人还是朝鲜人?我觉得对于历史学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参阅玛5:13-16)由以上圣训看,似乎有些矛盾而让人产生疑问:我们的善行究竟该不该让人看见?这也正是我们在学习圣经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地方。
我希望你在迈入大学之前,静下来好好想一想,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自己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我也有过迷茫的时候,那时很空虚,好像所有的努力都没有什么实际的效益。
(若12:24)耶稣基督通过这个优美的比喻,究竟向当时跟随他的人启示什么?对于今天的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要想理解这些,还是让我们从一粒麦子和它的成长过程说起吧。一粒麦子是由胚与胚乳构成。
究竟宴该不该设?酒该不该喝?近来,带着这个问题,我把圣经中凡是有酒字的章节,几乎都仔细看过。旧约上的亚纳,因为不生育,曾多次向天主祈祷,天主满全了亚纳的愿望。
我打通关节,让那所监狱的典狱长请我去参观,我要看看那位张神父,究竟为什么能受到如此的欢迎。参观到一半,我看到一位工友模样的人在洗厕所。他抬起头来,忽然叫起来:“你不就是李教授吗?”
但关于支持爱实现的力量和爱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人们却有着不同的理解。
那么究竟何为假基督呢?查《圣经词典》后知道,凡一切反对耶稣言行的人,都是假基督。
那么,在圣座圣职部新部长的脑海中,究竟什么是司铎的身份呢?永远是教会所教导的!司铎的身份永远是以基督为中心的,即在圣体内的。
我们要由此反省自己的目光究竟是否专注,因为「我们时常目睹许多事件,却从不亲身参与。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拿起手机拍照,或许忽略与当事人的眼神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