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长久以来的教育,令许多人逐渐丧失对精神层面事物的思索,而诸如美、善、爱、牺牲、宽恕、奉献等心灵与道德的追求都源自人类的精神世界。
终于在六日战争中他受到重伤,在康复的时期,他遭受了一个重大的心灵危机,而改信天主教,从此信仰了主耶稣基督。他临死前写了一部着作:《一个犹太人的忏悔》,表明了他的心境和一生的感受。
首先,举行弥撒前,在圣堂、祭衣室、更衣厅及四周围保持静默是值得称赞的,好让大家预备心灵,虔诚及合宜地参与圣礼(弥总45#)。
如教友刚进堂就赶上送圣体,没丝毫心灵准备,马上去领,这实在是不可取的做法。如此的教友还沾沾自喜,认为沾恩典了。这样随随便便,圣体神粮岂不成了普通食物?
他还说:告解意味着以心灵的诚实和儿童的天真去会晤耶稣的爱,并且要接纳羞愧的恩宠,好能领会天主宽恕的意义。
因为至高者,卓越者,居于永远者,名为圣者的这样说:我虽居于高处及圣所,但我也与忏悔和心灵谦卑的人在一起,为振奋谦卑者的心情,苏醒忏悔者的心灵。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当中,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有需要别人的时候,也可以说都在依赖着他人,但是却很少人能用心灵去感应到这一点。甚至有些人说:“没有人给过我任何东西!一切都是靠我自己奋斗出来的!”
通过清理和克服自身缺陷以达到心理上的健康和伦理上的完善,使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在心灵的调理下达到和谐统一。 东方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孤独无助的心灵一旦聆听到福音,就会如冰封的河水遇到和暖的春风,疑虑、戒备、惊恐全被天主大爱融化掉了,在他们心中此时只有一池碧水,柔柔的、暖暖的、激荡着爱的波纹。他们看哪都是新的,看哪都有天主的身影。
“非典”终会过去,但是因为“非典”让我们懂得的感悟却永远不会再离开我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