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膨胀和空教室针对这种情况,教宗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教授某天早上来到教室上课,但教室内却空无一人,他走到讲台前才觉察到这个情况。
在我看来,这些情况可以在马尔谷福音的章节中找到答案,这里两个故事相互交织:一个是生病在床且濒临死亡的12岁的女孩儿;另一个是曾经患血漏病长达12年之久的妇女,找耶稣寻求医治(参谷5:21-43)。
例如,对于爱国宗教团体神职人员的住房,宗教场所的维修、建设,神职人员的培训、教育,宗教院校的建设,宗教团体的海外交流等,政府都给予资助支持。从政教分离的角度上来说,国家花这些钱没有道理。
有则小故事:有一个人背着很重的包袱行路,步履维艰。这时一辆马车从他身边经过,马车师傅说:兄弟,上车我带你一程。他上了马车后仍然背着自己的包袱。师傅说:你可以把包袱放在车上,就会轻省一点。
从此,难以置信的30年的经历正式开始:一间圣堂接一间圣堂,由乌干达到肯雅,数百平方米的壁画,在他的手下,所有具圣经色彩的故事都变得栩栩如生。他在许多不同的地方工作,通常都距离他的团体很远。
其平凡而又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故事感动了台湾社会无数的教内外同胞朋友。 站在我面前的这位神采奕奕的老人,真的会是一位绝症病人?一点都不像啊!我急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原委,在这位前辈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另一位名叫艾田的犹太人,则与利玛窦有着一段传奇故事。1605年6月24日,一个来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开封府举人,慕名登门拜会了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由此揭开了一段传奇般的历史。
故事结构其实很简单,一个年过三十却一事无成的足球守门员王多鱼,突然被告知可以继承二爷的百亿财产,但在这之前,二爷给了他一个考验:一个月之内要花掉十亿元,才有继承的资格。
耶稣诞生的故事是天主亲临人间,提升人类福祉,包括你我福祉的故事。天主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有耳倾听的人,发现祂的话语具有权威,带给人安慰与希望。
同时,在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时代,我们也有责任赓续中西方教会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及成功合作,并思考如何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