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圣体前短暂停留,作了祈祷,之後他穿上祭衣,在游行队伍的引导下走向圣殿外安置的祭台。在那里等候他的是不计其数的信友、美国主教、来自加利福尼亚的代表团以及20位身穿传统服饰的美洲原住民。
我不再是那个受造的卑微之我,而是那个属於基督的我,以致我们每个人在领受圣体圣事後都可以如同圣保禄那样,敢说:‘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迦二20)。
朱主教以四部福音的故事分享,希望教友们要常常祈祷,学会感恩,并让慈悲化作爱的行动,只有化作大爱、真爱之行动的慈悲,才能具有感化的力量,具有生生之德能。
从圣洗圣事重新出发,意味着重新找到慈悲之泉、众望之泉,因为没有任何人被排除在天主的慈悲之外。没有任何人被排除在天主的慈悲之外!分享这慈悲恩宠,使我们基督徒建立彼此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圣座和莫斯科宗主教府祈愿这次会晤为所有善心人士也能成为希望的记号,因而邀请所有基督徒热切祈祷,祈求天主祝福这项会晤,使之结出善果。
到了复活主日的清晨,那跑去坟墓打算为耶稣涂抹香料的妇人依然愁容满面,看见坟墓之石被挪开後更加忧苦。这时有一个声音叫住她:女人!你找谁?你哭什麽?(参阅:若廿1-15)。
在介绍了教宗访问的目的和性质之後,隆巴尔迪神父谈到教宗访问的行程。
如果我们不这麽做,我们基督徒也会罹患分裂之病。我希望踏出一步,拉近彼此的距离,更接近我在瑞典的弟兄姐妹们。」贝尔格里奥教宗17岁时便开始接触信义会信徒,之後与他们不断交流,建立起友谊关系。
教宗由此展开弥撒讲道,谈论经常阻碍基督徒在生活中前行的各种抗拒,并将之分门别类,加以解释。首先是「公开的抗拒」。
若翰也是最後一位先知,因为在他之後就是默西亚。教宗说,若翰是伟大的,因为他忠於上主对他的要求,他因忠信而伟大。他的伟大也体现在他的宣讲上。教宗表明:若翰言辞犀利,强烈谴责法利塞人、法学士和司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