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开始日间劳作,各自前往学校,慕道所,厨房或诊所等,各司其职,按时完成。晚上九点回去休息。每周四上午朝拜圣体直到中午。她们两人一组,依次在圣体前祈祷默想半小时。她们的日常活动就是劳作、学习和祈祷。
对我而言也是如此,1953年9月21日,当我正在路上去参加学校的年度庆典,我感觉被催迫去一座圣堂办告解。那一天便改变了我的人生,并留下了一个印记,一直到今天。
圣若望二十三世(1958-1963):“玫瑰经是学习真正基督徒德行的学校。”
后来,又办了一所寄宿学校。1853年,他在修会的场地上开设工场,再加上学术性的课程,这样,圣鲍思高便创办了他的第一所工艺学校。鲍思高与青年1859年,圣人着手创立慈幼会,最初有会士12位。
过去数天,海内外媒体,尤其中文媒体多关注、汇总了卡普里奥法官的社会贡献,还有其父母、家庭、学校等对其司法理念的影响,亦有他勇敢与癌症搏斗的艰难经历。
晓明女中是那么好的学校,待遇丰厚,能进去教书不容易。你这一辞职,不但没有了收入,而且去念神学还要交学费,太不划算了。
我感到有冰凉的液体在我的眼角滑落,滑进了我深深的记忆里,我闭上眼睛,看到那可爱的孩子向我走来……第一次见到旦旦是在三年前,因为学业上出现一些问题,我觉得自己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休整,遂离开了学校
我说:咱从学校回来了,咱这是在家里。父亲兴奋地重复着说:你看,这是谁家的六个小孩子啊,都长得那么好看,还都带着翅儿,光跟我闹不叫我走。马上想起岳母曾对我说,全能像上六个带翅的小孩是六位天神。
兴平圣堂的琴师韩芳国教友对笔者说:张老师信仰坚固,爱主爱人,最让我感动的一件事是:在我上高中时流鼻血,需要吃中药,但在学校熬药不方便,张老师得知后,便在教堂里每天给我熬药。
16岁到寄宿学校,脱离了家人的监管,退学主意已定,家人已无力挽回。一个17岁的孩子,从此离开校园,走向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