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天主子民不会宽恕贪恋金钱的司铎,愿上主赐予我们基督徒神贫的恩宠。教宗方济各11月18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如此表示。
(公教神职人员一般75岁退休)在退休年龄时才晋牧的杨牧的闪亮点在哪里?这位一生坎坷,外表看起来弱不禁风,病恹恹,经常住院的老人的长寿秘诀是什么?最重要的是这位百岁善牧留下了什么样的宝贵精神遗产?
摘要:在抗战中,赵朴初先生积极投身于上海佛教界的救亡活动,他高扬佛教的人道主义与献身精神,不顾个人的安危,心系孤儿与难民,通过孤儿教养院、少年村与难民收容所,收养了约3000多名孤儿与收容了50多万难民
以下是天主教澳门教区李斌生主教致全体市民的慰问文告全文:主内的全体澳门市民:八月二十三日星期三,我们亲身经歷了澳门史上最强的颶风之一(天鸽),并且依然在承受由风灾而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之中。
慈爱的圣母,亲爱的妈妈,五月鲜花竞相开放,在这美丽的季节我们特别恭敬你,请求你的保护,你的孩子们如今来到你的台前,屈膝给你请安,低头向你认罪。
我们所崇拜的是尊威的天主子基督耶稣,犹如真光入世,他屈尊就卑,降来人间,且曾留此尘世三十三载,成为我们的“道路、真理与生命”(若十四:6)。人何等有福啊!
“在逾越节庆日前……正吃晚餐的时候……耶稣就从席间起来,脱下外衣,拿起一条手巾束在腰间,然后把水倒在盆里,开始洗门徒的脚,用束着的手巾擦干……”(若13:1-15)从这段生动的福音记载中,我们可以得到几点启示
讲一个发生在老修女身上的故事吧。老修女叫吴佩贞,两年前去世。她是一个修会的会长,修会的名字叫做耶稣圣心婢女会。话说在众所周知的年月里,教堂几乎全部被关闭,修会被迫解散,修女们全部被赶出修院大门。
这是发生在大上海里的一件事,每当我想起它,心海里都会卷起一层层的波澜……那是早春2月里的一天,天刮着风下着小雨,当时又正值乘车的高峰。
当我们怀着一颗敬畏之心走进高耸入云的教堂,面向神圣的祭台时,首先当考虑的是今天我是否需要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