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打开电脑,发现了你半月前给我发过来的一封邮件,才知道你已好久没去教堂了,而且从你的信中我发现你对信仰的热情大减。仔细阅读你的信,才明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你看到一些教友的不良行为。
母亲2003年做了直肠癌手术,术后一直拉肚子,一天五、六次,持续三个月才好转。持续的化疗对她的身体伤害更大,好像有无数条虫子在嘶咬、吞噬,妈妈难受得要死,身上也没有劲。
耶稣基督希望我们,能作一个名符其实的基督徒,所以讲了这些话,目的告诉我们,作基督徒固然不要什么特别的条件,只要是立志向善,相信天主是我们的大父、耶稣是我们的救世主,但是我们应有一种牺牲的精神才可以。
三十三年之久,耶稣隐藏他的天主性,只在怜悯受苦的人中显奇迹治愈他们时,才偶尔显露了他的天主性。
做好饭,一般人家都要等全家到齐了才吃饭,主妇就要抓住这个好时机,请圣号感谢天主给我们食粮,就这一句,子女从小就会请圣号了,不用等你死后,再让别人去教他们了。
弥撒总论提出的理想是,只有为举行弥撒用的东西,才可放在祭台上,而且只在使用的那一刻才出现(参弥撒总论306#)。
在这种情况下更有人将人的自由同与另一个人厮守终身的能力对立起来,这种思维带给人的讯息是:保持自主才能成为自己,只有借助关系才能与他人接触,而这些关系是随时都可以中断的。
因此,我们静心考虑,到底应该如何善度圣月的每一天,天主才更喜欢,圣母才更高兴呢?我们打开圣经吧,仔细阅读并默想有关圣母的经文,肯定会受益匪浅!十字架上奄奄一息的耶稣,他看着忧苦的母亲,爱莫能助。
在一些堂区,平时不做弥撒时,你看不到读经台的存在,只在神父做弥撒前才将读经台请上来。还有的堂区,读经台随着神父的喜好任意挪动,更有些堂区设置两个读经台,一个为读经,另一个为福音。
后来我向神父请教并翻阅了一些资料,才豁然开朗,原来这里面有更深一层的意义。耶稣是仁爱的,他是非常同情人的困难,并如何急着替人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