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座圣赦院颁布“大圣若瑟年”法令,规定在“大圣若瑟年”全年内可获得全大赦的不同方式。指出获得大赦的条件是办告解领受修和圣事,领圣体并按照教宗的意向祈祷。
在这两个善会照顾的人群中,包括孤身的女性、处于困境的青年及得不到帮助的长者,教宗称这些人是“穷人中最可怜的人”,他们的呼喊必须得到聆听,在他们面前不可转面不顾,也不要视而不见。
教宗的要理讲授以《路加福音》的慈善撒玛黎雅人为题,勉励我们把爱近人的教导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像那位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与苦难者共患难。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教宗说:“让我们怀著感恩的心欢迎基督圣体,而不是以被动习惯性的方式领受祂;不是例行公事地去领圣体。绝不是!我们每次走向祭台领受圣体时,我们必须再次真诚地向基督圣体回应“阿门”。
但我们也知道:我们深心渴望的祈求,天主早就知道了(参玛6:8),还需要口祷诉说吗?不祈祷是否表示不感恩、不赞美、不需要天主?
教宗接着表示,耶稣的教导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当我们看到我们的弟兄姐妹犯错时,我们平常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告诉他人。教宗指出这种行为的后果说,“说闲话封闭了团体的心,令教会不能合一。
教宗强调,我们需要一颗谦卑之心才会懂得感恩,懂得接纳天主的恩典。圣母玛利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主日福音讲述耶稣治好了十个癞病人,只有一个撒玛黎雅人回来感谢祂。
对于耶稣圣心的敬礼,很早就有人私下实行,直到耶稣圣心亲自显现给圣女玛加利大,让她公开传扬这个敬礼,并使她作为传扬圣心敬礼的门徒之后,这个敬礼便迅速传遍五大洲、普及世界各地,且受到历代教宗的嘉许与推广,并颁赐与此有关的大赦
一、主题背景今年的主题是“和平与希望的种子”,正好和几个重要时刻重合:祈祷日十周年《愿祢受赞颂》通谕十周年禧年(教会邀请我们“怀着希望的朝圣者”的心走在旅途上)这些提醒我们:照料受造界,不只是环境保护,
与许多伟大的事物一样,一些有教会含义的花名起源于中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