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不要忘记圣经告诉我们的话:“不可苛刻外侨,也不可压迫他们”(出22:21)。孤儿、寡妇和异乡人是典型的穷人,天主总是保护他们,也要求他们被保护。不幸的是,一些沙漠也正在成为移民的墓地。
正如前教宗真福若望·保禄二世所说:大公会议愿意完整而纯正地通传教会的道理,毫无更改和贬值,这些确定而不可更改的道理应该得到最为忠实的尊敬,能够更加深入并根据我们时代的需求来以适当的方式呈现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教会所教导的,那些已经答复天主的召叫,选择司铎职务和度奉献生活的人,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个人和团体的见证促进圣召的增长,因为他们见证的素质和深度能激发他人在心中慷慨回应基督召叫的渴望
但也不可绝对化,教会既要革新,也要继承。比如拉丁经歌保留几首人人熟悉而且知道大意的传统歌曲,如Tantumergo和SalveRegina等,有时还可唱唱。
这些人的法律并非恶法:这法律保护人,但人有如囚犯,期盼信仰的到来。那信仰在耶稣内被揭示。教宗观察到,子民领受梅瑟颁布的法律后,法学士添加了许多惯例和零碎的法条。
合一并非划一,不必事事一起做,也无需有同样的思考方式,更不要失去身份认同。异中求合则大不一样,它乐意承认并接纳圣神赐予每个人的各种恩典,使这些恩典为教会的所有人服务。
家庭具有普世幅度和责任感,它并非只顾自己的亲情,而是使世界成为一家,坚信天主慈悲的护佑。
神职人员加入在俗方济会并非异事,教会史上较知名的有教宗良十三世、圣维雅纳(神父主保,普世教会去年的司铎年便是纪念二OO九年他逝世一百五十周年)以及真福若望二十三世,他们都是在俗方济会会士。
耶稣之死只是代表一段生命过程的精彩完结,是耶稣为了唤醒世俗的麻木而做的伟大牺牲,并非真正意义的死亡,而是辉煌的重生,是生命的升华!耶稣之死唤醒世人,生命之光永生不灭!愿天主赐福给天下。
天主将把福音从小亚细亚带到希腊,之后带到罗马的使命交给他,搭建起一座象征基督信仰传扬到地极的桥梁,并非随意偶然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