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怎能发挥出耶稣要我作光作盐的作用呢?可见,这种看似简单的祈祷,却有着非凡的灵修意义。关键是我们如何培养这种灵修意识和祈祷精神,所以我们就从每天的画圣号开始吧。
让我们更加珍惜重视信仰生活,活出天主儿女的真正价值;让我们在信仰的光照下,开心地过好每一天;让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善尽各自的职责,爱天主爱人!
埃迪特•施泰因说过:我们周围越是黑暗,我们就越应该向来自高处的光敞开心胸。教宗在他的要理讲授中指出:加尔莫罗会的圣女埃迪特•施泰因在受迫害的时期为我们作了这一见证。
另外令我感恩的是,我能陪伴并引导大学的外教同学进教堂并参加为期五天的治愈大会,让她得到救恩活水的灌溉,希望她能早日接受基督真光,皈依教会。
1900年7月24日,司化光神父(JozefSegers,CICM)遭到义和团活埋,但松树嘴子天主堂得以保全。
它号召人在各种环境中与基督结合,基督将世上所有的痛苦和罪恶担负在自己身上,为带给人类光、希望和救恩。就这样,耶稣使我们也有能力去安慰那些在各种困难中的人。
第二、反正人是软弱的这也是许多跌倒的人经常说的一句开脱话,他们有时候觉得信仰有很多压力,不像教外人一样因为没有约束可以随心所欲,而自己因为需要做光做盐,所以要经常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按理说,祈祷、守斋、施舍都是好事、善事,应当让人知道才对,况且耶稣此前也曾说过:你们的光也应当照耀在人前,好让他们见到你们的善行,光荣你们在天之父(玛5:16)。
就像是圣伯多禄在遭受最大痛苦的时候,在寻找那赐给保禄真正信德的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两幅圣像变成了同一奥迹中的两个行为,也就是逾越奥迹中的十字架和复活、死亡和生命,以及罪过和恩典。
在光的照耀下,不会迷途。人活在世上如住旅店,在人生道路上只是一瞬间,我们的人生年华也只不过是一声叹息,我们的寿命不外乎七十个春秋,即使健壮,也不过八十个寒暑。人生大半是劳苦和虚空,转瞬即逝,飘落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