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运用自己的自由,并藉天主所赐予的信德,对天主的召叫予以回应,依附天主和顺从他所启示的真理(教理176),这便是信仰和成圣生活的开始。
因着注目基督,每个家庭成员能一致按照福音精神生活;因着基督的临在,整个家庭会行走在正义与真理的道路上,不偏不倚。
因为,正如基督的真理,命令我们相信承认,每一位是天主亦是主,同样,公教会的虔敬,禁止我们说:三个天主,或三个主。
爱因斯坦曾有一言:“我只是在真理的海边徘徊,一无所获。”这正说明了人知识的有限。
当你的心充满祥和,去到哪里都一样欢喜自在;当你的心充满智慧,一花一草都令你见到真理。我们见到的世界只是自己内心的反映:在心情开朗时,见到的人都友善亲切;在心情烦躁时,碰上的人仿佛都面目可憎。
事实上,有无教友参与弥撒都不能改变信仰的真理。当我举行弥撒时,如果周围有人,我会觉得很快乐,但是我不认为自己是什么聚会的主席。
如: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14:6),我是真葡萄树(若15:1),我是生命之粮(若6:48)等等。耶稣自己竟然把这权威和语气放在自己身上,意在告诉我们他就是天主子。
谁会关心那些愿意寻找真理而没有人宣讲的外教人呢?谁在弥撒中听到手机铃声、孩子哭闹声更心烦呢?谁看到教友拉不起来更着急呢?谁最希望人们把天主的话记在心里呢……难道不是神父吗?你以为他们真得没有感觉吗?
(《真理的合作者》,5月20日)基督信仰就是将希望寄托在永恒上的宗教,“因为通过参照复活的基督和超出死亡而给予生命的天主,它将永恒视作了一切事物的参照。”
教会存在,正是为了宣扬这个真理,即使教会受到丑闻的伤害。教宗指出,教会是耶稣亲自建立的,否则,教会早已没有了。教会中呈现大量的希望征兆,许多新的活动和创举兴起,都是从内里、从青年们的喜乐而滋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