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道明的简朴生活的榜样正能够击中时弊,而他整个一生也全奉献于完成这个使命上,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
50岁的小姨家里的日子正好过,姨父从煤矿退休,一双儿女都已婚且有工作。但不幸的事就在这时发生了,儿子在煤矿遇到矿难身亡了,儿媳妇悲痛欲绝不到一个月就自尽了。
2、与一位美国人的对话有一天,一位美国人到了印度加尔各答,见到德肋撒修女正在为一个刚从街上带回来的垂死的人,洗涤他那些已含脓及发臭的伤口。
「很多人正悄悄离开教会。我有其他实践自己信仰的方法。我不再感到自己属于这个组织。教会不再是可信的。」
另一方面,道明会士马赫利顿(Philippe-MarieMargelidon)表示,这一方式让人回想到,在教会里,教友的罪由教宗承担;正如在一家公司内,下属犯的错由上司来承担。
我认出许多熟悉的面孔,其中有在阿联酋工作多年的意大利高层管理人员;正焦躁待业的印度工程师;在当地富翁身边做贴身保安兼司机的非洲人;做家政工人的斯里兰卡妇女等等……我默默感谢天主为他们所做的一切
正如若望教宗所言:‘我从未见过一个悲观者能做完某件善事’。不过,为获得天主的目光,我们也需要他人,需要有人教会我们像耶稣那样注视和感受。
教宗解释圣母玛利亚的守护正是以爱“操持”一切,包括逆境在内,将每件事奉献和托付于天主。这是她作为母亲的一生中所持续不断的行动,从圣婴诞生直到立在十字架下始终如此。“正是女人懂得用心看待生命。
教宗接着陈述这段《圣经》故事,撒乌耳进入一个山洞便溺,达味和他的人正藏在山洞深处。伙伴们劝达味利用这个时机杀死撒乌耳王,但达味不肯。他说:“对上主的受傅者,我决不能伸手加害。”
教宗提醒说,战争“违反理性”,正如若望廿三世指出的那样,战争是“一种疯狂”,因为疯狂摧毁家园,而非“建立人际和经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