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感慨地说:世上只有一个真理,那就是忠实于耶稣并且诚心实意地爱他。为主而活,为爱做事。翠萍母亲的圣迹故事和她父亲简单而富哲理的话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
1847年,纽曼在英国创立了圣斐理伯内利司铎祈祷会,良十三世教宗于1879年擢升他为枢机,认可他在成圣的道路上对唯一真理无止境的寻求。
信函表示,“生命不可侵犯的价值是自然道德律的一项基本真理,也是法律秩序一个必要的基础”。“不可直接选择伤害人类的性命,即使有人提出了这个要求”。
事实上,这种语言是没有救恩的语言,是不能够传递任何真理的句式,因为此类语言与句式是空洞的、抽象的、干涸的。这类句式和语言是无的放矢的,故此,没有办法回应任何来自现实生活中的质问与真实生命经验中的探索。
这些「贴地」的人们,都是被复活的基督带领着,正如油画中的多默般,自己先具体经验被要求相信的真理。
因此,他暂且容许了恶人在自己的意志上选择了邪恶,也盼望人人都在对真理的认知中悔改、更新、得救,“好使你们成为你们在天之父的子女,因为他使太阳上升,光照恶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人对正义、真理和圆满的幸福的渴望是无法抑制和消灭的”。教宗又说:“面对死亡之谜,人人都渴望在来世重新找到自己的亲人。人人也都相信最后的审判终将重建正义,让每个人得到他应有的回报”。
一个堂区的经费除支付日常开支外,重点要倾向牧灵福传,这是一项回报最大的投资,也是响应耶稣基督号召“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玛28:19)的伟大壮举,是一项无形的资产,是造就人灵,引人认识真理,归向基督的千秋大业
如此一来,不但他能了解到天主教的真理,我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从这个意义上讲,耶稣“必须”通过为福音献出生命来为福音真理作证。 十字架“必要性”的深处隐藏着福音的中心,也就是爱仇人的命令(路6:27—35)。耶稣在他的苦难中把他自己的诫命付诸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