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们的大学教授是怎样地奚落到他家做客的没有文化的老实憨厚的农民亲戚的。一个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是一个有智慧的人。知识只是对精神领域某一方面的专长,而智慧却代表着通达、理解和接纳。
这种父爱对象缺失的痛苦并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减轻,没有经历过这种人生苦难的人可能难有体会,它就像一只蛀虫时时不断地在吞噬着我的心肌肉,你很难做到不在每天的生活中想起她。
我们每一个人也许都会去爱别人,但是没有人像德兰修女那样爱得这么深,爱得这么执著,又爱的那么喜乐。
我觉得国家和教会在强调价值和培养价值方面的看法如果一致,则是一条可以结出丰硕果实的可行之路,好使社会不至于空虚,不至于没有理想。
如果人没有丝毫的欲望或希望,那也就不需要做任何的努力或付出。然而,太多、太大、不着边际、超出常规的欲望,并不见得为人有益,反会使人陷入痛苦,因此必须加以控制。
那是2001年2月5日,一个男性残婴被父母抛弃在离教堂五十米处,教堂对面的教友将此残婴抱回家中,想让姐姐收养,因为他的姐姐没有儿子。可是,他姐姐见是一个残婴,不愿收养,这位教友就将此残婴抱到教堂。
至今我都记忆犹新,在我面前出现了一个妇人的面孔,那个妇人闪闪发光,好似头上还披着个白纱织成的头巾,美丽极了,记忆里我年少的时候,直到现在从来在世间没有看到过这样闪闪发光的女性,当时她冲着我微微笑着告诉我
吊诡的是,是长子最终冒着被排除在外的风险,因为他没有享有父亲的快乐。父亲也走向他。他没有责备他,没有要求尽义务。他只愿他感受他的爱。他邀请他进入家门,并让门敞开。
参加这次游行的,除了参加选举枢机外,也有没有选举资格的枢机,以及主教、司铎、执事、男女修会会士和平信徒。这是在表达教会在共融中为选出罗马教宗祈祷。
神父回信说:任何团体都是一样,修女们也并非超凡之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事,世界上没有哪个团体是完美的,你只有接纳了团体的不完美,才有可能去改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