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从小就习惯了山区艰苦、贫穷的环境之故吧,他圣神父后就被分到同样是山区的会口-——千阳县。千阳县只有127户、513名教友,竟然分散在10个乡,19个点上,其分散程度可想而知。
当我们基督徒充满爱火,发疯爱人时,整个世界就看到了新希望,冷酷的环境也会春暖花开。2、相反圣神的罪罪是人选择以圣善伪装的邪恶。这里的“圣善”是以圣善的名义伪装的外表,或者人自己以为的圣善。
教会历史上所有有名和无名的“圣人们”,就是在自己的环境和时代中迎接到了主耶稣,得到了信仰的喜乐。基督徒的教会团体每年都在庆祝主耶稣的圣诞节,然而,只有那些接到了主耶稣的人,才得到了福音、充满了喜乐。
在那里,各种不同的民族群体说着超过八百种语言——那里有八百种语言——这是圣神的理想环境,祂喜欢在语言的交响乐中使爱的信息回响。圣神所创造的不是统一,而是交响乐,和谐;祂是主保,是和谐的主宰。
出3:1-15;咏103:1-11;格前10:1-12;路13:1-9在每个时代和环境中,每个团体和个人生活中,常有意想不到的灾难,然而,主耶稣却一直与我们同行,邀请我们改善生活,每天结出福音的果实。
(二)内在转化的起点:“在有仇恨的地方,让我播种仁爱”这一系列排比句,揭示了和平始于个体心灵的转向——不是要求环境先变得美好,而是要求祈祷者主动以美德回应现实的黑暗。
当我们观察当今世界——战争、恐怖主义、社会不公、环境危机——我们意识到和平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科技与发展带来了物质进步,却未自动带来心灵的和解。在这种境况下,玛利亚的转求角色显得尤为重要。
(《愿祢受赞颂》通谕,67)环境正义——先知们含蓄地鼓吹——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或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一项迫切的需求,其意涵远超过保护环境字面上那么简单,事关社会、经济和人类的公义。
行走时,我们有意识地感受每一步踏在大地上的感觉,呼吸的节奏,以及周遭环境的光影与声音。这种对当下的觉知,恰恰为祈祷创造了完美的条件。
出埃及的叙事为现代移民提供了深刻启示:信德与依赖天主:无论环境多么艰难,信德与祈祷为迁徙提供力量。共同体的力量:如同以色列人在旷野互相扶持,现代移民也需在社区中建立支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