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天主教神学教育在中国的历史与发展研究报告
2014-11-19

[2014-10-28]]可见神学教育更面向社会,是以比以前更本地化及普及于大众之中。

特稿:在基督内生活——追求圣善,勤勉祈祷,奉献爱心,缔造幸福
2013-06-14

作为基督徒的我们,要常常效法基督,勇往直前,坚持不懈,择善而固执,并藉着热诚祈祷,真诚分享,爱心奉献,弘扬福音,拓展教会,造福大众!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十一:梦与死亡
2023-04-22

(斐1:21~24)如果直话直说,保禄宗徒就是想脱去肉欲之身,他之所以选择活着,那是为了向普罗大众传扬福音。如果不是这种牵挂,他早就申请回归天乡陪伴耶稣去了!保禄宗徒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才视死如归。

斐洛尼枢机解释中国与圣座有关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所蕴含的牧灵价值
2019-02-04

第一方面,即在中国的天主教会的计划,我认为它应该力求更成为教会,也就是朝着信仰、希望与爱德方向进行发展,为年轻人,为新圣召,为大公运动和宗教间的对话,为神职界的培育,为援助那些仍处于成长边缘人的需要而工作

天主教唐山教区2023年灵修年牧函
2023-01-02

6二、灵修是走向天主的旅程教会历史中“灵修生活”有不同的名字,比如“虔敬圣活”、“超性生活”、“神修生活”等,而最普遍、最能突出其特点的名字是“克修或苦修”——其希腊原文的基本意思是获致技能的运动、锻炼

习近平获赠德国1735年基于耶稣会士绘制的中国地图
2014-03-31

礼仪之争蔓延到欧洲后,耶稣会士意识到不仅要与神学家辩论,也很有必要向欧洲大众宣传中国并解释他们为何采用引起争议的传教策略。于是催生出大量介绍中国各种情况的在华耶稣会士报告,并且以各种欧洲文字广泛出版。

耶稣真实而简朴的语言—— 有助于我们分辨某些诱惑性言论
2020-07-21

他的一贯作风是与大家与各族人民的生活真正地“进行接触”,他既能与大众保持关系,尤其是与那些处于地理和生存边缘地带的人,又能与各种政治、文化和宗教人士对话。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9年世界和平日文告
2013-02-26

全球化运动已经铲除了一些藩篱,但这不意味着不会再竖起一些新的藩篱。全球化固然使各国各民族彼此接近,但时空的接近并不会自动创造真正共融与真实和平的条件。

特稿:新教宗将为我们这个时代带来什么?
2013-03-20

不同于那些激进的解放神学运动者,身为布宜诺斯艾利斯总主教的Bergoglio,选择的是最接近平民的生活方式。转乘公交、简居自助,让他最真实地生活在人民中间。

当代教友使命
2004-11-04

16世纪的新教运动使北欧大部分民族脱离了罗马,之后的脱利腾大公会议刷新了教会。而16至17世纪则是公教会历史上福传的最佳时期之一,比如传教大主保方济各沙勿略在印度曾经一天为数千人付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