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德兰修女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踏出一条特殊的路径,成就了一番光荣天主的事业。最关键的是她发现了社会存在巨大的缺口,即贫富悬殊的鸿沟。按理这样的鸿沟应有治国之方的大人物去思考如何处置。
宁可在自己的眼里只有天主的光荣和教会的福祉,并祈祷天主的助佑,他们甚至为了治理普世教会有效而裨益,可把他们的票投到枢机圈以外的人选。
她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受天主大爱的感召,立志为主奉献终生,以整个生命彰显天主的光荣,以爱心服务显示天主的大爱,这个想法儿为她今天从事的教会公益事业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十字架是善人真正的安慰和力量,伟人要藉此光荣天主、拯救人灵。后来金邦尼不幸也患了重病,应长上指示,回意大利医治,等待天主的旨意。奴隶制度卑鄙可耻金邦尼回到意大利治病,期间也陪伴了父亲一段日子。
当时的人们手握棕榈枝,将衣服脱下铺在地上,让骑在驴驹上的耶稣光荣地进入耶路撒冷!我们沿着这条狭长的、有许多弯道陡坡的道路行走,感受当时的隆重的欢迎仪式!人们在此拥戴了主耶稣,也在此迫害了主耶稣!
基督徒相信时期一满,圣父为了我们的得救派遣圣子来;相信耶稣基督以死亡和复活救赎了世界;相信圣神世世代代在期待着主光荣的来临中引导教会。
粉碎四人帮后的日子里,早早教会了三个孩子念天主经、圣母经、圣三光荣颂等常用经文,叮嘱他们睡觉前务必要先念几端。母亲有文化,常看圣书,同时也把信仰的道理、圣经里的故事、基督爱的精神传递给了自己的孩子。
心境顿觉宽广,感受自己的渺小,就像当时刘神父说的此刻只能用圣咏19篇所表达眼前的一切:高天陈述天主的光荣,穹苍宣扬他手的化工;日与日交谈通报,夜与夜传递信息。不是言,也不是语,是无声无息的消息。
她的儿子诞生时,天使歌颂天主的光荣,并希望善心的人都能在世享平安(参阅:路二14)。「我们大家都要得享和平。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基督爱的教导,愿天主的恩宠继续与“爱心养老院”同行,让天主的光荣在他们身上得以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