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来说我们村是比较大的一个堂口,100多教友,神父常住那里。养病期间,闲暇无事,经常去教堂,慢慢地对我们的本堂神父有了一些了解,受神父的影响我自己也有了一些改变。
2014年底,一座融合中西建筑风格、具有典型苏式建筑特点的园区天主堂于阳澄湖畔落成并投入使用,国际居苏信友也加入了敬拜者的队伍。
一位酷爱古董古籍的越南阮友哲神父3月底在胡志明市举行的“黄金典藏”比赛中夺魁,还在其它15个奖项中取得5项殊荣。
台湾一位虔诚佛教信徒吴益铭,因为母亲生前的遗言,全心照顾生病的天主教神父吕道南,同时陪他祷告及做弥撒。七十五岁的吕神父是天主教灵医会会士,四十八年前被修会从意大利派到台湾,在罗东圣母医院服务。
神父晋铎后不久,就被分配到了一个山区堂区,这是个国家级贫困县,教友不是很多。之前有过几任本堂神父,但都不长时间就离开了。教堂的院子不小,满眼的荒草随风而舞,脚底是随性钻出的大大小小的石头。
每周,孤儿院王勤惠院长都要骑自行车跑县医院买回几袋氧气。后来,医院知道是孤儿院的婴儿,氧气不收费。半年后,孩子有所好转。
第一次见夏神父是在2007年初冬的一个学习班上,血气方刚的他,口才流利、歌声高吭,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无言的伤感袭人来电影《给雅各布神父的信》透过一个盲神父与假释女的短暂相遇,抒发了对人心和灵魂失落找不到归属的凄凉。
这条小马路因为曾设有天文台,而长期被称为“天文台路”;在二十世纪中叶被改为“合肥路”前,这里由于纪念一位为上海气象工作作出贡献的耶稣会神父,被称为“劳神父路”(时间为:1927-1943)。
自那时起,六位神父,以耶稣为师傅为朋友,以教会为家庭为母亲,以信友为兄弟为姐妹,仿效老一辈神长的善表,亦步亦趋地慢慢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