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利亚总主教说:「我们同心盼望推动『舒缓文化』,以应对安乐死和协助自杀的诱惑,更要培养『关怀文化』,让人能陪伴挚爱走完生命最后一程。」本次专题研讨会也将谈讨年长者的心理卫生,以及对患者家属的陪伴。
比方说,保禄坐监时,由于地震造成牢房的门打开、锁链解开,狱警以为囚犯都已逃走,拔剑想要自杀,保禄阻止了他,并向他宣讲福音,狱警全家便受洗,皈依天主,「满心欢喜」(参阅:宗十六25-34)。
他说,“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台精神错乱的机器,无法控制,甚至好几次想以自杀了事。”卡西亚的朋友们也开始担心她,不明白她为什么和这样的男人在一起?
我们对世俗化社会的共同经验是孤独、个人主义、过度消费主义、多重成瘾、自杀等等。这些现象的根源都在于家庭的衰落、缺乏参照点、受意识形态影响的教育、冷漠的全球化以及希望的危机。”
“皮尔先生,我也想过自杀,但我知道那样做是不对的。我相信自己应该立刻实行先生所说的积极思维。我常听说先生在卡片上写一些圣经上的字句给某人,使那个人得到很大的鼓励。能不能也为我这么做呢?”
许多人走向自杀,每年有几十万!如果我们早一点把基督的福音送给他们,还会自杀吗?
1942年,20出头的布朗加入北非的英军第八军团,在大炮和坦克的轰鸣里染上了战争恐惧症,甚至想逃走、自杀。
失业青年有时会生病,「陷入各种成瘾,甚至是自杀」。教宗沉痛地说:「这些青年是我们的骨肉,是基督的骨肉。
教宗为此悲愤地表示,有些受害者甚至走上自杀之路,他们的死亡使我和整个教会心情沉重,良心受到谴责。我向他们的亲人致以关爱和悲痛之情,且谦卑地请求宽恕。
但这个国家尽管经济富足,自杀率却在欧洲高居榜首,人们能够因厌烦而轻生。虽然如此,为下周四参与教宗弥撒提供的线上免费入场卷仅在一天内便被一抢而空。那么,瑞士对教宗怀有什么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