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性机遇(一)基督教在中国不是社会的主流,不是政府认可与欣赏的社会积极因素,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文化的排斥,但在法律上不是非法组织,在政治上
1月17日早上7时,三原教区在通远天主堂为(玛窦)兰哲一神父举行追思弥撒,弥撒由教区韩英进主教主祭,80位司铎与祭。礼毕,将神父遗体安葬于通远“教区司铎陵园"。
而刘国鹏博士的《刚恒毅与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一书则摆脱上述不足,利用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文献资料,令人耳目一新。
还有的教友从离堂二三十里远的南壕村、北沙梁、赵家营赶来做义工。一些教友说:“进堂念经参与弥撒恭敬天主,我参加劳动也是为修德立功恭敬天主”。
当时,刘力教堂里来了各种各样的人:有坐着轮椅来的,有躺在床上被抬着来的;有年老的,有年幼的;有患各种身体疾病的,有心里受到创伤的……看到这么多的人来接受治愈,这让我想起了圣经上的画面
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葡萄牙籍耶稣会神父穆敬远(P.JeanMourao)来华传教,1711年从澳门应召进北京,颇受朝廷器重,国内大臣争相与之交友。穆敬远曾任康熙皇帝翻译多年。
先后为本教区和兄弟教区授予铎职27批(次),共计60位神父:任志胜、王虎通(1993.7.11);高欣亮、邢建禹、王志刚、郝永利、赵慧峰、王引平、孟国顺(1996.8.8);王虎谦、任如海(1996.12.8);刘志宽
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马英林主教代表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河北省基督教两会会主席靳云鹏牧师代表省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协会致贺词,河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刘青、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赴巡视员赵明远
为庆祝建堂300周年,帮助教友们更好的了解教会历史,西安南堂于10月2日下午在堂区办公楼二楼活动室举办了历史讲座,特邀《中国天主教艺术简史》作者、北京教区《天光》编辑部刘平教授主讲中国教会史,《陕西天主教
如果就说一个人,那我说说雷鸣远。大家听过多少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