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为爱世人,舍弃了他的生命,他要他的信徒遵循他爱的诫命,服务人群,我要在他的圣而公教会教导下,热心祈祷,热心参与弥撒圣祭,热心领主圣体,养育超性生命。
所以绘制圣像时,尊重民族特点和显现的真实性就更有普世性,这和艺术上的风格多样并不矛盾。
在老师们的讲解中让我{们}真正的领会到了这个病的来原,它并不是像我以前所听到的那样,都是由性方面的淫乱得的,是一个充满罪恶的病,其中一部分是母子遗传,或是因为生活所迫,卖血时染上的,不管是怎样,用爱去认识它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在我的信仰生活中,是某种难以名状的超性意义的承担者。
总之,绿茵神父的《走出红尘》一书,是多年灵修经验的汇集,更是天主给他的点滴性启示;借着他,天主在昭示我们。
这一时期,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在办好医疗卫生、幼儿及孤残弃婴照顾的同时,地方教会也开始关注麻风病患,投身安老事业,尤其区域性和教区性的社会服务机构得到发展。
在此愿意和大家做一次回顾性分享,使更多的人获得文字福传的动力。一、焦玉海老师的写作是一项使命说焦玉海老师是第一个分享的作者,当他说到作为信德的通讯员必须有使命感时,我很有触动。
这种以超性的态度对待精神残缺的人,其效果是神奇的,此类情况古今中外俯拾皆是。法国作家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里的那位米里哀主教就是最好的佐证。
「在基督内,真实地住有整个圆满的天主性。祂是一切率领者和掌权者的元首。」(哥2:9-10)在今天的世界中,到处充满危机、战争、天灾和人祸,平安可以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
在致迦拉达书信中他又进一步说明了爱的行为,在基督生活中的生命性。连信德如果没有出于爱的行为,也是死的(迦5: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