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陆凯修非常渴望能跟随圣方济度祈祷、贫穷、克苦、补赎的生活。他向圣方济请教,圣人劝他继续在俗世家庭中善度教友生活。
晚上9点我感到想写的渴望,好像有人对我说‘拿起笔,写。’那是大约晚上9点45分,正是若望保禄二世返回天父家乡整2个月。我仍是只写了几个字,非常艰难,然后就倒在床上。
因为耶稣是人类的中心,他诞生以前,人们就渴望他的来临,耶稣的诞生,人的生命有了向导,他就是天国的领路人,耶稣用生命(死在十字架上)做担保,用爱的福音做力量,用复活的真理给人永生的希望与保证。
拉丁美洲邪教教派蔓延得很厉害,记者问教宗如何面对这个问题,教宗答说:“这是人们渴望天主的标记。教会必须在很具体的层面上响应这个需要,除了宣讲基督信仰的讯息外,也应该帮助人们得到公道合理的生活条件”。
我们的灵魂渴慕天主,就像麋鹿渴望清泉。"(参咏42:1)我们知道天主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我们必须准备随时向天主交账。因此,自觉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坚持阅读圣经,研读圣书和教会文献,尽全力走近天主。
数目颇多的天主子民离开天主教会而寻找其它的团体,期望这些团体能够满足他们对宗教性事物的追寻,也期望借着这些团体来解决他们对家庭和社团的灵性渴望。
教宗说:“面对草地、树林和高耸入云的山峰,内心油然升起赞颂天主的造化的渴望,使我们对这些大自然美的赞赏很容易变成祈祷”。
要消除这样的紧张和怨恨,必须让对话来克服暴力,让渴望和平超越个人主义。而各国执政人士也必须尽一切力量,重新带给人民希望。
那是人对知识的渴望。苏格拉底愿意知道环绕在他周围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他所要的就是真理。初世纪的基督信徒就是用苏格拉底的自我询问方式认识了自己;他们用理性艰苦地寻找,希望能够认识整个真理”。
在1892年2月9日写给自己家乡的恩人维博(WeberofSottu)的信中,他曾这样说:“我越来越爱我亲爱的中国人,我唯一的渴望就是要和他们共同生活并且在他们这里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