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愿意传教,让别人看到我们是怎样的人。圣方济各在派遣他的弟兄们出外宣讲之前,多次对他说,‘你们凭著见证去宣讲福音,如有必要,也用言语’,即把见证放在第一位。”
除了和平以外,没有任何明智的选择,因为每一个剥削项目和霸权都在丑化加害者和承受者,揭示一种对现实状况的短视观念,因为剥夺的不仅是别人,也是自己的未来。”
(二13)我们也诵念《天主经》,祈祷说:「求祢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教宗解释道:「施予的宽恕与领受的宽恕,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然而,许多人难以宽恕他人。
这位富人不关心别人的痛苦。长子和富人都自满自足,在金钱和权力上寻求安全。随后,教宗回到当天的福音,提到在圣殿祈祷的税吏。
最后,帕罗林枢机邀请新司铎们“将牧者的仁爱与健康的福传创意相结合”;前去会晤别人,而非等待;接受而非拒绝今日令人不安和复杂的询问,尤其是青年世代的提问。
在世界的未来和教会的希望里有著弱小卑微的人:他们不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好,他们知道自己的局限和罪过,他们不愿意掌控他人,却在天父内承认人人互为弟兄姊妹。」
那些伟大的司铎懂得在别人、自己,甚至是自己的阴影中展露笑颜:幽默感是圣德的一大特色,如同我在有关圣德的通谕中所指明的那样」。
由此可见,善行是何等重要,所以我们都必须把自己所信的,所知的,所说的和对别人所传扬的福音圣训,真美善圣,全部兑现在有形可见的行动上。
事实上,在一个同道偕行的教会内,每一个人都能从别人那里“学到东西”。接着,《预备文件》又提出一系列问题,用于指导如何向天主子民征询意见。首先是,在你们的地方教会内今天如何实现“一起行走”?
悔改(希腊文:metanoia)并不是一个表面的、冲动的肤浅行为,去弥补我们做错的事;而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决定,去应对那些阻碍我们成长、阻碍我们与天主和他人关系,最后也阻碍我们体会别人痛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