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举心向主”到“熙雍百姓”,再到“主已临近”,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第四主日的“愿诸天降下甘霖”。我想,是啊,愿诸天降下甘霖,愿云彩降下仁义。愿大地裂开生出救恩,愿正义一同出生。
第四,我们整个教区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彰显并完成福传的使命。我们中国教会基本上还是传教区,不仅教友人数少,而且也没有其它的服务机构,诸如,医院、学校等。
老子强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认为和谐是宇宙的根本法则。
徐光启帮助利玛窦校订润色了《畸人十篇》,庞迪我的《七克》,高一志的《推演正道论》及《谘周偶篇》也都有他的润色。
弥撒祭义》二卷在福州刊印,1625年金尼阁神父在西安刊印《推历年瞻礼法》一卷,这一部适合基督徒的历法书,预告周年瞻礼,教会规定和斋期,同时标明中国阴历和欧洲阳历,1636年,阴玛诺神父著《圣经直解》本书为周年中各主日及节日规定诵念的圣经解释本
参加者也可选择以静默的方式度过这一周,让福音光照生命的更深处。在下午,设有多个小组,讨论特定的题目,让参与者把信仰的活泉与当代社会多元的现实联系起来:“宽恕是否可能呢?”
教友周善美看在眼里,就默默地承担起了义务清洁工。教外人看了都夸赞:“天主教友了不起。”我们的教友用实际行动为天主作了爱的见证。
直到把床板背烂,直到把周公会烦。小小院落,有竹数株,颇似郑板桥画中的那种:挺拔清秀,不壮不粗。但劲挺坚韧,竹节明晰如洗,叶片横生,颇有乱态。难怪那么样的招人喜爱。“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再说当地孤寡老人周祖杖,已经80岁了,患有痴呆,家无亲人,无人料理,吃拉在床上,粪便沾满全身,住的地方臭气熏天。
周守仁神父的发言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提示:神学也是可以从“后现代”的角度重新反思自己的传统乃至整个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