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她24岁的儿子屈鹏因煤气中毒去世,丈夫屈道光因照顾孩子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永远离开她和可爱的孩子们,她从未怨天尤人,依然坚定不移地做着自己所选定的仁爱、慈善、救助工作,正如她所说的:
离开苦修院时,留意到四边的围墙下种有不少据说是当年修士种下的杏树。这些杏树顽强不屈地在山区贫瘠土地上生长,果实青黄泛红,在盛夏非常诱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正是静默的严规熙笃会修士们的写照吗?
我在东京主教公署服务居住超过30年,很有感情,我(本来)还可以留在那里,但我选择离开主教公署,这样将不会影响继任者的工作。”(引自《专访白柳诚一枢机》,2005年4月15日“信德”第235期)。
耶稣留在旷野的时候,他知道魔鬼已经离开,并等待时机(参路4:13)。换句话说,这不是一个抉定性的胜利,耶稣需要继续留在信任天父的过程中。
耶稣可能想起天主曾对厄则克尔先知说:“我决不喜欢恶人丧亡,但却喜欢恶人归正,离开邪道,好能生存。”(则33:11)当遇到复杂决定时,你们有没有试过这些又压又推的拉扯?
1503年丈夫去世,德肋撒在坚强的信仰和对圣体中耶稣的爱慕推动下,离开奢华的宫廷生活,全心度祈祷生活和从事爱德活动。
如果基督徒不离开他们自己,以开始旅程并见证宣讲。没有行动,就没有宣讲。
每次他离开家,母亲都会说:“天主保佑你。”如果有人收到过他的签名,或是看到过他的表带、鞋乃至电话上的便条,都会很容易地发现上面有“天主”、“耶稣”这些字眼。
不得不离开家,躲在村外灰堆中,用瓦片刮身上的脓血。他的妻子却不像他那样有信心,连嘲带骂地问他说:“老不死的,你的忠义有什么用?咒诅天主吧!死了干净!”
有人说,弟弟所以会离开慈爱的父亲出走,很可能是他的哥哥:哥哥从来没有把弟弟当作弟弟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