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默想天主对他的伟大的爱时,不能不自问他应该如何做出回应。而这正是天主的爱的第三个时刻。教宗指出,人应该做出活跃的回应,为了相称于天主的大爱,人也必须以爱来回应。
回到教堂,院内喝上两碗水,走进圣殿,跪下默想一会儿,真诚的与圣母交谈。回想一下,自己今天的收获真是不少。时间一分一秒走过,如流水般,转眼该是说再见的时候了,真有些不舍得。
当你越默想这事,就越感到惊奇。没有一个神话故事比天主降生的奥迹更真实。(J.I巴刻,英国神学教授)20.我不能明白为什么有人会怕一位把自己变成婴儿的天主。
到达耶稣山园祈祷像前,开始恭拜苦路,通过圣经、默想、祷文来追念主的苦难,纪念主的圣死。到达山上之后,大家依次亲吻十字苦像。
每天阅读一小段福音,花十分钟默想福音。四旬期的旷野帮助我们向世俗和‘偶像’说不,帮助我们作出符合福音的果敢抉择,加强弟兄间的团结互助。
陈神父指基督徒应聆听圣言,而祈祷则是人回应天主的方式,圣乐则能让人与主相遇,其中「泰泽歌曲的内容都取材自圣经,当中不断重複颂唱,具有默想幅度」。
那是静默与祈祷的一周,整个心智都完全献给天主,聆听他的话,默想基督的奥迹。如果做个适当的对照,它有点像耶稣单独带着伯多禄、雅各布伯和若望三位宗徒上了一座高山。
路上,疲惫的时候,我们就以祈祷、默想和聊天彼此鼓励。路的确很长,若是没有天主的导引和彼此的鼓励我们真的很难坚持下去。中午过后,气温逐渐上升,天气成了另外一个考验。
圣道明个人非常敬爱圣母,经常教导教友如何默想天主圣子降生为人的奥迹。这就是玫瑰经的起源。圣道明在到处讲道的时日,有不少朋友逐渐加入他的行列,因此产生设立固定又有组织的讲道团体的决定。
我现在3点起床,念经默想后5点做弥撒,6点听广播,8点吃早饭,然后散步、养花,前几年还栽树,你看,堂里的花都是我养的……中午午休,90岁后消化力弱,一天只吃两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