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正在认真看展牌的美国外宾也从书包中拿出刚刚得到的希望之光宣传艾滋病的小册子,指着宣传标志,对记者说:“这个标志很特别,把红丝带和十字架结合在一起,体现了社会和教会在公益事业上的合作关系,我认为真的很好
只有不断地利用“补赎和更新”,在“十字架的苦路上前进”,天主的子民才能拓展基督王国。因为“正如基督在贫穷与迫害之下,完成了救赎的工程,教会也奉命走同样的道路,把救恩的成果带给人类。”
如果信仰是加给人的十字架,我想人都不信了,可那些信的人不也都过得很好吗?”他接着又说:“我们那里不适合信仰,全村四百多人就几个信的,根本不行。
她还从外地给我带回一尊金光闪闪的耶稣被钉十字架的苦像送给我,并且教导我要经常念玫瑰经,依靠天主,孝爱圣母。在信仰之路上常保持一名教友的信望爱之德。
今天,我们也和全球的基督信徒开始走反省和祈祷的路,默想信仰中的主要奥迹,在心灵上朝着加尔瓦略山前行,准备在体尝十字架奥迹之后,也体验复活巴斯卦的喜乐”。
面对奥斯维辛的惨剧,除了基督的十字架外,没有别的回答。那下降到邪恶深渊的爱,把人类从甚至有自由反抗天主的地方彻底解救出来。
圣母也是为承行天父旨意而甘愿受不解之至苦,陪伴耶稣走十字架之路。而我们呢?我们在生活中也成为他人最好的礼物了吗?
终于有一天,她到我家来,亲口向我提起一连串的话题:天主、教会、十字架的道理、主保小德兰以及她想念院长的事。当这一个个熟悉的字眼儿穿透我的耳膜时,我的心震憾了,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她说这些话。
如今年我们暑期的开圣体礼是如下举行的(礼仪分四部分)一、进堂礼:为了礼仪的隆重性、弥撒开始时,在白色衣服装扮下的开圣体儿童,在十字架的引领下,两两相对,缓缓由钟楼府走向祭台。鞠躬后,自动站成一排。
因圣堂建在高坡上,所以站在堂院可俯瞰全城;在城内大部分地区,也均能看到高耸的十字架。堂院内还建有男子小学、医疗所、司铎住屋和要理书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