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主教会议上,玛利亚修女介绍了她无条件支持和包容社会中经常被遗忘和边缘化的人们的经验。在新闻简报会她告诉记者:“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条注重倾听的道路,它与圣神的声音遥相呼应”。
教宗指出,耶稣善牧的心总是朝向我们,尤其朝向最疏远的人。祂把罗盘针定在那个方向,渴望抵达所有的人,不丢下任何一个人。耶稣圣心不可取代的两件珍宝是天父和我们。司铎的心也必须只朝向这两个方向:上主和人群。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莫扎特最后一部不朽名作《安魂曲》和中国乐曲《茉莉花》在梵蒂冈城保罗六世礼堂奏响,这不是一场普通的音乐会,担任演出的是中国爱乐乐团和上海歌剧院合唱团,而一位最特殊的听众则是教宗本第十六世
圣诞节的到来意味着新年的到来,圣诞节是一个互递祝福的日子,圣诞节是一个期盼惊喜的日子,圣诞节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节日,总之,圣诞节是一个喜乐的日子。那么圣诞节的喜乐是什么呢?
如果把她们两人的不同特点结合起来事奉主显然是最恰当的,是最佳搭档。但是玛利亚得到主的称赞,玛尔大却受了主的责备,为什么?有人说,玛尔大所做的事,是服事、饮食之类,所以是属世之事。此说不对!
(伯前5:5)两年前在北京的一辆公交车上,我和一位前往美国大使馆的老人坐在公交车的最前方乘客席上闲聊。忽然车内一阵喧闹吵杂声,一群人在车中央殴打起来,听得有人大喊着:你踩了我的脚不让我骂你?
教宗在那个机会上谈到时下的疫情说:“就像疫苗一样,兄弟情谊和希望是当今世界所需要的良药。”布鲁尼解释说,教宗访问伊拉克是“对那个地区的基督徒表达‘极其’关爱的举动”。
教宗的拉丁文推特有逾十二万名跟随者。 教宗方济各以拉丁文发表的推文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引起传媒的注意,而有精通拉丁文的学者认为,仍然有如此多人使用这种「已死」的语言来互动,是很瞩目的事情。
在圣玛尔大之家的弥撒中,教宗为家庭祈祷,提及当天是联合国订定的国际家庭日。在讲道中,教宗强调,对耶稣的信仰带来喜乐和自由,而僵硬的态度则造成烦忧。
萨科枢机在圣若瑟主教座堂,主持新的摩苏尔总主教和巴格达辅理主教的晋牧礼。他要求纳杰主教(Najij)重建对穆斯林的信任,以及伊拉克最大的北方城市的社会和教会结构,这个城市曾经是伊斯兰国的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