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2000年,在衡水教区深州备修院读书,2000-2002年,于河北神哲学院攻读哲学,2002-2003年,实习;2003-2004年3月,就读于菲律宾马尼拉教区圣佳禄大修院哲学部,2004-2010
我开始在高中读书时,买了一套《西方哲学史》,是复旦大学全增嘏教授主编的,有空就读。我进修院后,对哲学课有特别的爱好。在上海佘山读书期间,陈、韩等教授来修院讲授哲学,我几乎把所有哲学课重新听过两遍。
母亲没有鼓励孩子们好好读书,没有鼓励孩子们努力工作发家致富,她只渴望我们做好教友。在母亲朴素的信仰中天主已经给了她信仰生活的智慧。只要做好教友就行了。
出生富贵,读书方识主恩缘1926年7月9日,段兴柔出生于教外家庭,家境富有,且系家中独女,家人视其如掌上明珠;生活上,对她的关怀无微不至、百依百顺,但她并不娇惯。
父母还是非常支持我的想法的,告诉我,要好好读书,读书好了才能当神父。小时候我很喜欢看神父做弥撒,私下里也跟小朋友一起模仿,由于一直为神父辅祭,还被小伙伴们推举扮演神父,我觉得特别高兴。
很多印尼家长,都表示愿意付全费到新加坡来读书。作为主流学校的圣约瑟书院,受到外国学生名额限制,无法考虑他们的要求。现在有了圣约瑟国际学校,就为殷切想到新加坡来读书的学生,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那是我们修道读书期间首次离开教室,抛开书本,面对面地接触社会,深入当地的基层堂区,倾听一位经验丰富的神长介绍其成功的牧灵福传经验。
[page]问:您在国内外共读书多少年?在教区牧灵福传多少年?您觉得这么多年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为您管理教区会有哪些帮助?裴:我于1993年7月去美国读书,1997年初回国工作,在外读书三年半的时间。
利玛窦神父在他的《中国札记》中描写在肇庆时的经历,他这样写道:庄稼一天又一天地越发成熟起来。
茶话会特别邀请了美国天普大学法学博士桑国亚教授和刘平老师为前来参加培训的代父母们授课,堂区孙宇辉神父同时出席,另有在京读书的湖北省两个教区的神父到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