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神父以“与主相遇后的美好和改变”作为本次避静的主题,分别从圣经中的旧约人物梅瑟、达味、匝凯、雅各伯,到新约中的玛利亚和耶稣,每次一个课题,一个圣经章节,深入浅出的讲解并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灵修反省,带领大家回顾圣召的心路历程
旧约先知曾谴责以色列子民无法觉察天主所行的“新事”,而耶稣也注意到了听众的不理解,所以用比喻讲话。这并非为了简化祂的讯息,而是表明人心的顽梗,拒绝接受圆满生命的可能性。
天主教乃建基于对耶稣基督的信仰上,它的前身是犹太教,因此继承犹太教的一神观念和旧约圣经。耶稣基督的行事,则记载于新约圣经的四部福音里。
亚巴郎奉献战利品的十分之一,象征着什一之献,这成为日后《旧约》中向天主奉献的模式,也成为教会十一奉献的基础。
「这救赎人类和圆满地光荣天主的工程,曾藉天主在旧约子民中所行的奇妙工程预告出来,由主基督予以完成;尤其是以他的逾越奥迹,即他光荣的苦难、从死者中复活、光荣升天,来完成这工程,如此,『他以圣死摧毁了我们的死亡
旧约时代的度量衡制度是受埃及和巴比伦等大国影响,末期则是受希腊文化影响。到了新约时代,则加上了罗马制度的影响。重量旧约圣经里多处提到称重量的各种活动。
而圣母的心中则有很多的位置:「圣母以她的信德,能够坚信到底……由熟读旧约所有的先知有关默西亚如何诞生、默西亚的预言,然后相信;她更加相信此事会发生在她自己身上,因而回答:『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
这个原则甚至适用耶稣他自己,灯的比喻被用在天主的圣言旧约里:“你的言语是我步履前的灵灯,是我路途上的光明。”(咏119:105)指天主的圣言(撒下22:29)。
在旧约圣经中,《约伯传》可谓是独特的一篇,为我们探讨这个问题打开了一扇门,提供了一种可信的结论。
天主愿意人都得救,并得以认识真理(弟前2:4),旧约时代亚巴郎、梅瑟及先知们,传达天主的旨意,并带领以民履行盟约的使命(撒上7:14,依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