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初见到苏神父是在1970年,那时候我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苏神父对全体学生讲述光启圣光耀明,服务他人的校训及自我超越的精神。
特别是对于幼小的孩童,因为他们的心智易受外界影响,不太明事理,意志不够坚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花较多的时间对他们做出必要的改正,加强训练。
“如果没有引领我们的主,我们就不可能深入了解圣经,反之亦然:如果没有圣经,就无法解读耶稣和祂的教会在世界中的使命”(《开启他们的明悟》手谕,1)。
所以组织定期的避静、朝拜圣体、明供圣体、注重讲道、研读圣经、分享信仰、倡导常领圣体,提高信友尤其是福传人员的整体素质,反映出基督徒极强的生命力。
元朝太府卿郑露、宋代端明殿学士蔡襄、明代礼部尚书陈经邦、状元罗伦、江南才子唐伯虎、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清代名宦李光地,以及近现代一些政要,都曾来这里留下身影足迹。
不久,父亲查出已是胃癌晚期,到堂里朝拜圣体不便,就请神父在家里供上圣体,日夜拜圣体,每天拜苦路,念八分玫瑰经。
但近一年来,我的工资仅仅可以紧巴巴地解决自己的生活费,哪里可以给供自己读书的年老父母些许物质上的帮助?
举一个真实的教友离婚案件,供大家反思、讨论。今年9月,天津西开堂区有一对结婚仅一年的青年男女离婚了。他们交往了两年多,而男方在其父母及长辈的同意下提出离婚,理由是二人性格不合。
而今天凑巧我读了一篇有关快乐的文章,作者引经据典,证明快乐是何等重要,现摘几句供大家欣赏:———快乐即是完美。(史宾诺沙) ———快乐是生命唯一的意义,没有快乐的地方,人类生存徒然变得疯狂而可怜。
国难当头、铁蹄入侵、百姓危急,二站村天主堂打开大门,接纳所有前来避难的百姓,无论什么信仰,无论有无信仰,张庆桐神父都煮饭供村民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