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默观服务基督徒的生命和任何生命一样,需要不断地成长、健壮、更新。默观的服务就是基督徒生命成长的方式。用默观的能力,我们认出了天主在生活中的临在和给予我们的爱;同时,也认出了自己和他人的尊严和价值。
虽然这是大智慧,但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死亡虽然可怕,但作为基督徒,我们坚信:死亡只是生命的改变,不是结束,而是新生命的开始。
福音的美妙和魅力在于不将对近人的爱简化为去实施那些适合于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准则,或是‘出自特殊意识形态的抉择所衍生的一些信条或伦理观’(《福音的喜乐》劝谕,39号)。
她每年在该会所在地,一个华北乡村赵庄总堂住半年或三个月,照顾当地望会、保守和初学生及暂愿修女的陶成培育,陪伴修女们成长,推动修会发展。
但有一件事实在美好,教宗方济各在当选后立即设法与他的前任接触,那首次接触是美好友谊的开端,日复一日地在成长。问:许多人仍愿意再次会晤本笃教宗,希望能同他谈话。我们也知道许多人写信给本笃教宗。
教宗再次不按讲稿说:「当我们听到耶稣的话,我们把它留在心里,耶稣的话在我们成长……而它何时长大?就是当我们宣讲,当我们把它送给别人的时候。
当然我的回答可能是肤浅的,但我看出他问的不是那些浅显层面的知识,而是有一定深度的道理,他的灵性生命正在成长。
家是感情的港湾,家是成长的摇篮,家是灵魂的栖息地。家就是你和你家人在一起的情感的全部。拥有它时,它平凡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失去它时,掏心掏肝也找不回。处理好夫妻关系,是家庭美满的保证。
耶稣在祂成长的纳匝肋的会堂讲论经书时,就遇到这样的情况。祂的同乡们起初称赞祂说的话,后来却愤怒填胸,设法杀死祂。教宗讲解这段福音说,这些人从一边倒向另一边,这正因为天主圣言与人的言词不同。
教会这种巡回式的训导陪伴了天主子民的成长,在礼仪、圣经、神学和大公运动的协力下,开启了梵二大公会议的新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