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非常重要的细节证实了人们对此圣物的特殊关注,那是在1492年2月1日“罪状牌”实物才被重新发现。
行走在鲁汶百年历史之上,人在横向的时间轴线与纵向的空间维度交汇之处,向后回看,会发现一段叙事的发生并非必然,而是一种选择和发展。
但在这次朝圣过程中,我发现老年教友真是教会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啊!
但在这次朝圣过程中,我发现老年教友真是教会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啊!
而且,我们还发现,在顾保鹄神父的《中国天主教大事年表》(台北光启,1970)书首竟然影印有烈纳太后的手札,那是来自藏梵蒂冈图书馆的照片,足俱力透纸背般的证力。
当事情不如意时,这种处境能够成为我们发现在世生活真正意义的机会。遇到阻力时,我们不太容易把现实跟我们自我中心的想入非非相混淆,我们会学着考虑到别人,学着发现事情的真正意义。
(参阅:若10:28;17:3)[1]今年四旬期,在禧年的恩宠下,我有一些反省,愿与各位来深思“一起在希望中同行”的意义,并发现天主的慈悲要我们个人及团体悔改所作的召叫。首先,是“同行”的意思。
这个指引就是重新发现失去的希望、在我们心中重燃希望、在我们这个时代与世界的荒芜中播撒希望:急忙前去。在这个时代有许多荒芜。我们想到战争、枪击下的儿童、遭炸弹的学校或医院。
误触不洁之物(5:2-3)——例如接触死去的野兽、家畜或昆虫的尸体,或接触到有不洁状态的人,即使当时不知,后来发现也算有罪。
乐捐的人,主动解开了这道锁链,发现生命的意义远不止于物质的积累。就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舍弃的是世俗的俸禄,收获的是精神的自由;乐捐者舍弃的是部分财物,得到的是心灵的轻盈。其次,是关系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