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几位朋友在北堂见到了高修女,她们是神学班的学员,平信徒福传骨干,又是《真妙》的热心读者。这些教友们与修女分享了他们的信仰生活。
由于没有教堂,每遇主日,这里的刘志飞教友便用三轮车拉着四位修女去到15公里以外的北桥寨参与弥撒,风雨无阻。
日本国内羊毛年产量只有1538担,仅及需要额的百分之一,因而必须依赖伊朗、沙特等中东国家。
当地教友介绍,清朝康熙时,富平教友魏梁栋的后裔及一户康姓教友先后迁居高陵刘家堡,成为该地最早的天主教徒。因为传教士信件来往不断,刘家堡改称通远坊,即通向远方之意。
《北游集》中记载,顺治信佛教后晚上只能一人睡觉,当他将此情况告诉和尚后,禅师说:皇上夙世为僧,尽习气不忘耳。顺治说:朕想前身的确是僧……。
2006年上海教区举办圣方济各沙勿略诞辰500周年福传研讨会,在现场有人问李天纲教授当前社会主流文化到底是什么?李教授没有给出明确回答,因为,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在今天已不具备主流性质。
唐山的谢文坤夫妇2004年李保富又在献县教区成立了圣方济各沙勿略男善会,其神恩也是福传、服务。至今,这两个善会在东北,陕西,河北唐山、承德、邯郸等市,浙江宁波都有了分会,山西、邢台、安徽也有了望会生。
而16至17世纪则是公教会历史上福传的最佳时期之一,比如传教大主保方济各沙勿略在印度曾经一天为数千人付洗。 第三个千年黎明的标志,不在是宗教迫害,也不是什么神学性的争论和分裂。
午饭后,我坐在沙发上微闭眼睛稍事休息,想到第二次手术后的这段日子,耶稣时时陪伴着我,帮助我,鼓励我,给我的恩典太大了,太意想不到了,我忽然感到有一种奇异的美妙感,这种甜蜜的美感充满着我的整个身心。
当然,根据古代史料的记述,类似屈原在《天问》里所渴求的开天辟地式的伟大人物,不止一个,接下来我们举出几个例子:例如,《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说: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