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有十四处苦路;有欢喜五端、痛苦五端、荣福五端、光明五端;有《最后晚餐》、《耶稣到中国》、《治愈胎生瞎子》、《慈善的撒玛利亚人》、《耶稣走进中国》、《亚巴郎献子图》、《怜悯淫妇》、《好牧人》等70余幅
他们受难、他们献出了生命,我们因着他们的见证获享了天主的降福。就此,信仰通讯社指出不断纪念为牧灵献出生命的人们,他们便成为激励整个团体继续沿着他们的足迹向前的支持和鼓励。
当主教接收了修女们的永愿之后,祭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传达着诚挚的祝福,孩子们为修女们献上了美丽的鲜花,以示祝贺。礼仪接近尾声时,任玉磊修女代表发愿修女致谢辞。字里行间充满着感恩,流露着谢意!
天主圣三画像下方的圣龛壁画,乃是主耶稣受难前夕建立圣体圣事之最后晚餐图像,四部福音详细记载着耶稣与12门徒共进晚餐的事迹,耶稣自献为世人之生命食粮,此圣事就此永留人间。
3、我们怎样救助炼灵:为炼灵献弥撒,为炼灵多望弥撒,多祈祷,多行一些爱人的善工,多为炼灵得大赦,多为炼灵做一些小克苦,多默想耶稣的苦难,多看圣经圣书。做好天主交付的本职工作光荣天父。
耶稣在圣经上说“你在祭台上贡献礼物时,如果你想起你的弟兄对你有所不满,你应当把祭品留在祭台前,先去与你的弟兄和好,然后再来献你的礼物。”
2010年3月,上海教区圣母献堂会会长派遣两位修女到南桥协助本堂神父做牧灵工作。大家齐心协力,完善教堂的礼仪,改善周边环境,全面整改,使教友们来到教堂便能感到温馨、整洁、美观。
她心里有天主,也常常为上海教区祈祷,因为她的两个女儿都是上海教区圣母献堂会的修女。生前她曾几次来上海小住,也认识了主教神父修女。
因而,他们以“不做弥撒”为法宝来抗议教友们对他们的不敬;他们面对普通的教友们并没有谦卑受教的心;他们时时处处显得高人一等,因为他们可以拒绝给教友们送圣体;更有甚者,有的司铎将弥撒当做一种交易,没有献仪就不做弥撒
作为教友,除了让父母衣食无忧心情舒畅之外,更该不断为父母祈祷献弥撒,求主加恩护佑,使之常获来自天上的平安喜乐。时下,感恩之心已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而孝敬父母则是对父母感恩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