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瑟更提醒了充满嫉妒的若苏厄:“巴不得上主的人民,都成为先知;但愿上主将自己的精神,倾注在他们身上(户11:25-29)”。我们基督徒成了有福的人,跟随主耶稣,得到了天主的恩宠,成了天父的儿女。
数日后,碑已建立,是一块大理石碑,放在基础上,有二石柱支着,上有石盖,高2公尺,宽1公尺,碑上刻着为纪念1937年10月9日的牺牲者,下面是9位被害者的姓名,但日军承认犯罪、表示忏悔的话在碑上只字未提。
在此,我们不妨对在坐的各位兄弟提一个切身有益的总问题:我是真正认识基督呢?还是只掌握了有关耶稣的一些知识?司铎在回应为他奉献了自己的基督时,在基督身上找到了自己的身份。
第三,他人的痛苦是一个叫我们悔改的号召,因为他们的需要提醒了我、自己生命的无常,而且我也要依赖天主和我的弟兄姊妹。如果我谦卑地恳求天主的恩宠并接受自己的限度,我们就会相信天主的爱带给我们的无限机会。
凡上奏的人,不许提‘圣’字。还有一条紧随其后的记录,记录了这一日蚀现象:夏四月壬午,诏曰:‘比阴阳错谬,日月薄食。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大赦天下。
一、信德是对天主之爱的回应我在上任后的首道通谕中,提出了对信德和爱德──这两个超性德行之间密切关系的一些想法。
主教没有提任何要求,只是默默地接受主赐予的十字架,幸亏主教的侄子向教区提议,主教的饮食才稍有改善。虽然主教并不富裕,但依旧在省吃俭用之余,将所有结余捐助给了神父们或慈善机构。
李家同其人其文时常提醒着每个人,在自己心底就有一个我们的、原来就存在的、必须实践出来的良心。而且,这颗良心还具有普世性,因此它可以不只是爱自己,还可以爱每一个我们不认识的陌生人。
在2006年春节茶话会上,金山圣经小组在福传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一组要引领48名教外人士受洗入教;二组要引领18人;三组则要引领8人。动员每位小组成员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去传扬基督的福音。
3、有材料显示,个别宗教财产退还的纠纷被当事人提交到法院后,当地的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积极做好涉案当事人的工作,使争讼案件往往以撤诉形式结案,从而有意回避了司法在此种问题上的最终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