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海外华文教会刊物一览
2006-10-14

⒋ 教义函授部:免费按时寄赠32期天主教教理课本,计有中、英、印尼、印度淡米尔各种文字课本。  ⒌ 和平联祷部:联络各地教友为中国教会祈祷和平。  

文字福传与传媒
2007-04-12

当福传主保圣方济各沙勿略满怀福传热情来到印度果阿时,他马上用当时最使人注目的方式开始福传工作。

有种子有希望
2024-06-14

回顾教会历史,每一位圣人,从方济各亚西西到依纳爵罗耀拉,从圣女小德肋撒到印度的德肋撒姆姆,他们都是团体和时代的弱小者,然而,他们因为生命中有了“天国的种子”,却长成了一棵棵“时代的大树”,让当代和后代的人

主也在风雨中
2024-06-21

今天,在世界各地的贫困人群中,都有主耶稣的门徒们在照顾着他们,照顾麻风病人的神父修女们、照顾无家可归者的基督徒们、照顾身心残障的善心人士……印度的德肋撒姆姆,和成千上万的教会人士在世界各地的社会不同阶层

深圳天主教会:一个典型的城市化移民教会团体(一)
2015-02-14

如:昔日香港教区在今日深圳范围内曾设立近百个堂口或活动点,如,宝安黄麻布(耶稣君王堂自1938)、南山麻嵌村(主之母堂自1910)、龙华镇南白石龙(圣弥额尔堂自1868年传入,1929建堂)、石岩镇水田村

第三个千年黎明 中国青年司铎面临的挑战及任务
2019-05-21

传教方面16至17世纪是公教会历史上福传的最佳时期之一,比如传教大主保方济各沙勿略在印度曾经一天为数千人付洗。学者们认为,第三个千年黎明的标志,不再是宗教迫害,也不是什么神学性的争论和分裂。

一位香港修女及其修会与一个地方修会的美丽故事(下)
2018-01-15

她也激励我们今天的服务和奉献生活十、一位奉献者的楷模在华乡下的服务,袁引修女面临的不仅仅是物质条件、气候差异及社会环境不同等方面的困难,还有文化、理念、代沟带来的挑战,为磨合和适应,她和年轻的修女们一样经受了痛苦考验

学者之声
2016-11-23

无论哪种宗教传统,都必须面对“苦难的现实”;无论拯救、觉悟或解脱意味着什么,都必须对“人类的苦难”有所回应;无论印度教徒、基督教徒、犹太教徒、穆斯林和佛教徒等,假如他们的任何信条可以被当作忽视或容忍“人类苦难与地球苦难

“基督教”传教士对中国计量的贡献
2012-06-06

中国当道之北,故北极常现,南极常隐。南行二百五里则北极低度,北行二百五十里则北极高一度。东西亦然,亦二百五十里差一度也。以周天度计之,知地之全周为九万里也。  这是真正的地球说。

回族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2014-11-05

1940年正式成立了冀鲁边军区回民大队,以后又改称为渤海军区回民支队,在支队长刘震寰、政委王连芳的领导下,这支回族武装战斗在津南鲁的广大地区,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一次次扫荡,拔掉了敌人一个个据点,打了许多漂亮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