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心的影壁上,写着德肋撒修女的那句鼓舞人心的话:我们常常没有机会做伟大的事,但是我们可以怀着伟大的爱去做小事。代母说她很喜欢这句话,因为信仰就是在小事上去彰显天主的大爱,在小事上实践基督徒的使命。
「耶稣走遍了全加里肋亚,在他们的会堂内施教,宣讲天国的福音,治好民间各种疾病,各种灾殃」(玛四23)。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到底耶稣为何对病患特别地关怀?
德肋撒修女也给我们指出身教胜于言教的福传方向:“你得让别人在你身上看到耶稣,让他们看到你如何祈祷,让他们看到你如何圣洁地生活,让他们看见你如何与家人相处,让别人看见你的家庭得着平安。”
今天,在世界各地的贫困人群中,都有主耶稣的门徒们在照顾着他们,照顾麻风病人的神父修女们、照顾无家可归者的基督徒们、照顾身心残障的善心人士……印度的德肋撒姆姆,和成千上万的教会人士在世界各地的社会不同阶层
德肋撒姆姆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上,需要一句安慰的话、需要一个鼓励和陪伴的人,比需要一块面包的人,多得多。当我们怀着赤子童心,分享出自己的“五饼二鱼”时,我们的家庭、团体和社会就会被爱所更新。
无数与之理念相悖的宗教人物皆被放过,唯独纳匝肋人耶稣却被它们死磕到底——古往今来,只有这一位配被它们视为真正的对手。古今中外,仅此这一人被孤零零地挂在十字架上。为何最被排斥的宗教是天主教?
这是旧约中先知性神恩的显现,与《厄则克耳书》或《依撒意亚书》中先知所领受的神视(vision)类似。3.问:巴郎的第三篇神谕(24:3-9)描绘以色列有哪些特点?
你早上撒种,晚上也不要住手,因为你不知道:是早上撒的,或是晚上撒的长得好,或是早晚两种都同样好。
(出12:15)耶稣也曾说:你们应当防备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的酵母!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的未来,更是我们心头难以割舍的依撒格,在面对那些常常到我面前来取经的父母,我做了一个测试,结果发现虽然他们是基督徒,但是和天主的关系往往却是公式化的,僵硬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