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道,若瑟在《福音》中“从不出声,只是顺从地行动”。他是个默默服从的人。在当天的《玛窦福音》中,他3次听从上主的话,逃亡埃及,然后又返回以色列(参:玛二13-15;19-23)。
达味只是“悄悄割下一块撒乌耳所披外氅的衣边”,将它“带在自己身上”。然后,他走出山洞,尊敬地对那个“想杀他的人”喊道:“我主,大王!你为什么听信人言,说:达味设计害你?”
守斋绝不只是节食减肥,其意义正是回归本质,寻找更简朴的生活之美」。荒野也可视为「孤独的地方」。教宗把目光转向我们的周遭,说:「今天我们周围也有许多荒野、很多孤独的人。他们是被遗弃的孤独者。
这位税吏没有到祭台前,而是“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都不敢,只是捶着自己的胸膛说:‘天主,可怜我这个罪人吧!’”。
这只是一个例子,「因为偶像崇拜从不停下脚步,始终向前迈进」。教宗最后鼓励众人省思自己的偶像是什么,它们藏在哪里。
乐神父虽然在教会特稿写作上给了我启蒙,但远远不及他为教会服务的那种执着精神对我的影响大,写作只是技巧上的,而精神影响是触动人灵的。
正义的道路不能只是穷尽教会的行动,更要促使案情真相大白。这是一条错综复杂的道路,教区教长和长上宛如身处于规范与行事惯例的浓密树丛之中,有时不确定该走的方向。」
不然,若执事只是执行礼节而不求理解,他的迷惘便会引致信众分心走意,未能投入圣事的恩宠中!另一方面,执事也分担了主教及司铎的圣化职务,特别是在「家庭牧民」及「病人牧民」的事务上。
它不只是「经济、科技和环境的可持续性」,更包括「世代之间的可持续性」。教宗表明,「我们要是不关注家庭和子女,将会无法供应生产和守护环境。」战后重建的历史教导我们:如果没有婴儿潮,就无法重新出发。
教宗说:“我们权力的欲望在教会生活中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当我们确信,由于我们所担任的角色,我们必须为我们善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出决定;我们虽然将某些方面的任务和责任委派给他人,但只是理论上如此!”